花团锦簇_分卷阅读_32
作者:伐开心要吃糖      更新:2020-07-23 08:12      字数:6540
  陶陶轻轻笑,“行了,睡吧,挺晚了。”
  呦呦轻轻应一声,也不再说话,睁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房梁,不知不觉睡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人腻?都哪儿去了?
  ☆、第五十五章(捉虫)
  第五十五章
  正月初三花易岩和谭丽娘去拜访了表姑姑, 顺便给留守在县学街看房子的陈家老小留了银钱, 而陶陶和呦呦在家里过了一天没有父母约束没有弟弟(指且仅指怀瑾)捣乱的自在日子。
  正月初四那天又在家玩了一天,转天就到了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迎财神。对于民间来说, 对初五迎财神的重视不比除夕夜差,有的商户比除夕看的还重。一般人家初五早上都是吃饺子,不过对于花家来说, 初五这天不仅是财神的生日, 还是最小的怀瑾的生日,所以早上吃的是谭丽娘亲手做的手擀面。
  吃面之前,依旧是众人先送寿礼的环节。首先是谭丽娘, 送了一件鼠灰色的长袍,等到春天开学的时候就能穿了,然后是花易岩送了一串小金鱼,是真的用金子打的小金鱼, 每个只有呦呦小指肚大小,惟妙惟肖,连鱼鳞都看的清楚。呦呦很是眼馋了一阵。
  接下来是陶陶和怀宇, 陶陶送了一个新书包,怀宇送了一套大小共六支的羊毫笔。最后就是呦呦了, 呦呦扭捏了一阵拿出一个荷包,这只荷包是她自己亲手做的, 连不料上的梅花枝都是她自己绣的,做了好一阵子,绣了拆拆了绣的, 最后总算是成了个样子。大概是呦呦自己也觉得拿不出手,后来又编了一个盘长结给坠在了荷包下面,寓意长命百岁。
  怀瑾恭敬地接了每一个人的寿礼,又挨个行礼致谢,最后跪下来对着谭丽娘磕了三个头,被谭丽娘从地上扶起来后,一家人才动筷子开始吃面。
  吃完了寿面,谭丽娘开始蒸元宝。所谓的元宝其实就是一对元宝形状的米糕,将白米和黄米一起磨成面,加入红糖和好了倒进元宝形状的模子里,然后放进锅里开始蒸。模子里的面不能放太多,免得蒸熟发起来的时候挤出模子外。
  等到晚上点灯时分,花易岩带着怀宇搬了一张八仙桌靠着堂屋正对对门口的墙边放下,墙上供着的时候财神像,桌子上点着一堆红色大蜡烛,摆上蒸好的“金元宝”、猪头、鲤鱼、酥糖,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摆水果,然后是一小笸的米上面插一把筷子。
  等到东西都摆好了,全家人一齐跪下对着墙上的财神磕头行礼,祈祷新一年能够财源广进。
  不过呦呦并不相信这套程序能让花家发大财,毕竟目前为止,花坛两家似乎并没有新的进项,一切花销开销用的都是花易岩的军饷和“退役金”——她并不知道她的爹爹现在还担着二品的虎贲将军一职,也不知道她们家在京城有着一座非常的院子和院子里很多很多的好东西。
  拜祭过财神,接下来的就是吃了。为了不浪费,八仙桌上的贡品都被取了下来,放到了人的餐桌上,鲤鱼清蒸,猪头红烧,元宝糕也进了几个孩子的肚子,丝毫没有浪费。
  吃完了饭,呦呦靠在大迎枕上摸摸自己的肚子,“这个年过下来,我大概要肥成猪了。”
  “就是不过年,你也要懒成猪了!”怀宇提着茶壶进来,倒茶给花易岩和谭丽娘,然后又另外取了一只水壶给陶陶和怀瑾和自己倒水,和花坛二人的酽茶不同,三个孩子杯子里的是白水。
  等到怀宇倒完了水走出去再回来,呦呦不可置信地看向他,“哥哥你好过分啊,每个人都有水喝,为什么就我没有?”
  “你再等会儿,有山楂水喝。”原来,谭丽娘看着几个孩子晚上吃了不少,尤其是呦呦,小肚子都鼓起来了,怕他们不一会儿不消化胃里难受,就吩咐怀宇煮一锅山楂水,一会儿大家都喝一点。
  至于为什么喝山楂水之前,别人都有茶有水喝,就呦呦没有,当然是怀宇故意的啦!
  喝了山楂水,一家人聊聊天玩玩牌,很快就到了就寝时间,四个孩子同父母们行礼告辞回东院去休息。走出房门才发现,下雪了。
  没有风,雪花垂直地从天上洒落,洋洋洒洒飘飘扬扬自由自在。
  对于此种情景,呦呦只能想出一句俗的不能再俗的“瑞雪兆丰年”,而怀宇却吟出了“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种呦呦听都没听过的诗词,相比之下,陶陶更加雅致一些,“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不过这句呦呦是知道的,好像前一世被用来描写故宫雪景的。
  相对于他们这些俗人和“诗人”,小怀瑾的反应则真实可爱多了。
  “下雪啦!我们来堆雪人吧!”说完小小的身子就像一只小炮弹一样,冲进了雪堆里弯下腰捧起一捧雪扬了起来。
  可惜不等他再次弯腰,就被怀宇拽回了廊下,“小心点别冻着,先回去睡觉,明天起来哥哥再陪你堆雪人。”
  怀瑾被破坏了兴致,有些不高兴,不过也没有办法,因为屋里的花易岩和谭丽娘听到动静出来了,“去睡觉,明天再玩。”
  得到许诺的怀瑾立刻又开心了,还同他们讲条件,明天不止要堆雪人,还要哥哥陪着打雪仗。谭丽娘看着小儿子稚嫩的脸庞,笑着点头答应,还送他们回了西院。
  第二天早上怀瑾比往常醒的早多了,呦呦还在梦乡里就听到外头咚咚的脚步声,和怀瑾压不住的声音。呦呦翻了一个身,扯了被子蒙上头把这种噪音隔绝在外头。虽然她也很想出去玩雪,不过此时此刻温暖的被窝才更有吸引力。
  和呦呦一样烦恼的还有西院的花易岩。怀瑾跑过来敲门的时候他和谭丽娘还没有起床,听到小怀瑾的敲门声忍不住头疼,“他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已经坐起来穿衣服的谭丽娘笑着睨了他一眼,“还是不是你,你不是答应他早上起来堆雪人的嘛?”
  花易岩本来已经坐起来了,结果被谭丽娘这一眼看的又不想起床了,他只想抱着香香暖暖的媳妇睡觉。
  谭丽娘似乎早就知道他的想法,瞪了他一眼,“快起来,一会儿孩子们该都起来了。”说着已经穿戴整齐下了炕。
  花易岩无法,只好老老实实地穿衣服下炕。一推开房门,就看到怀瑾仰着头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爹你可真懒,怀瑾都起来了呢!”
  花易岩无语地看着这个还不到自己腰的小豆丁,弯下腰把他抱起来,怀瑾立刻环住他的脖子,方便他调整姿势将怀宇抱的更舒服一些,“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啊?哥哥姐姐们呢?”
  “哥哥姐姐们还在睡懒觉,怀瑾最勤奋,早早地起床啦!”说着还扬了扬头,一副自得的样子。
  花易岩被他可爱的样子逗笑,用自己的额头碰了碰怀瑾的,父子两个玩了一会儿“顶闷儿”,花易岩就把怀瑾放到地上带着他去堆雪人了。
  大雪下了一整晚,差不多有四五寸那么厚,怀瑾往下一踩,脚脖子都看不见了。怀瑾低着头吃惊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脚,又回头看看花易岩,一副不知道要不要迈开腿继续走的样子。
  花易岩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比这大的雪他都见过,在寒冬的北境,不止有大雪还夹杂着大风,那时候雪粒子就向冰雹一样往脸上吹,又冷又疼,脚下的雪没膝是最普通的,有时候都能齐大腿根,但是依然不止停止行军。
  花易岩突然发现,这是回乡半年来,自己第一次想起从军时的事,竟然有些怀念起来。如此想着,就自嘲起来,人还真是贱,好好的日子不过,想以前的苦日子。他站在屋檐下摇了摇头,迈步走到院子里,去帮怀瑾堆雪人。
  呦呦睡到和平时一样的时间才起来,因为西屋的窗户没有安玻璃窗而是糊的窗户纸,天一冷就放了草帘子下来,再冷就要挂棉窗帘,所以呦呦起床时看不到外头的光景,直到她一脚迈出门,立刻地就被一院子的白雪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莹莹白白的一大片铺满了整个院子,在太阳下反着光,甚至还折射出五彩的颜色。呦呦站在门口,愣是没敢抬脚踏出去,生怕破坏了整个院子的完整性。
  陶陶从屋里出来看到她在门口站着不动,好奇地看了一眼外头,又看了一眼呦呦,“怎么不走啊?在看什么?有什么东西吗?”陶陶以为外头有什么东西吓到了她所以才不敢走的。
  “啊,没,没什么东西。”呦呦回过神来,转头看向陶陶,然后指着外头的雪同她说:“姐姐你看,好大一片雪,多干净啊。”干净的像是一块冰激凌雪糕,咬一口甜丝丝冰凉凉,全身都舒服,不是,都哆嗦。
  陶陶瞅了一眼点头,“是呀,雪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我从来没注意过,原来咱们院子这么宽这么大,一大片雪,一点痕迹都没有,平平整整……”
  陶陶的话音还没落,平整干净的雪面上就出现了几个脚印痕迹,怀瑾手里正捏着一个雪球要往院子中间跑。
  呦呦一看自己心中完美的雪面要遭到破坏,立刻喝止住了怀瑾,“谭怀瑾!你给我站住!”
  正往前跑的怀瑾不妨突然被人叫住,回头往后看的时候不小心被自己绊倒,直接扑倒在了雪地上,倒下去的时候还保持着回头看的姿势。
  呦呦不忍心看,默默地捂上眼睛。陶陶被这突来的变故惊呆了,愣怔了一会儿开始笑起来,不过她淑女,即便是哈哈哈笑也是捂着嘴的。
  跟在怀瑾身后同他追逐打雪仗的怀宇此刻也被眼前的景象给惊住了,他在原地停了几秒,快步上前扶起怀瑾,“怎么摔倒了?疼不疼?”
  他这开口一问,呦呦和陶陶也想起来了,都走出屋子过来查看。幸亏地上雪厚,怀瑾跑得也不是很快,就是脸上手上衣服上都沾了雪,尤其是棉鞋。他一起床就在雪里头踩,比怀宇的时间还长,棉鞋上沾了雪早就化了。
  陶陶领着怀瑾进屋去换衣服换鞋,怀宇低头看看自己的袍子也湿了一个角,跟着进了屋。呦呦站在原地看了眼被破坏了一个角的雪地,干脆蹦跶着多踩了几步,踩出一个“田”字型,然后才去了西院,进屋前还特意跺了跺脚,不让身上和鞋子上沾着的雪珠带进屋里去。
  因为早上怀瑾玩雪玩到全身都是,结果才回到屋里就立刻打了两个喷嚏,于是四个孩子被谭丽娘按着一人喝了一大碗姜汤,并勒令今天之内不准再去玩雪。
  四个孩子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齐齐答应,“是!遵母亲大人命!”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两章日常,马上进入下一卷 三年后。
  大家真的别急,因为前头这些埋了暗线啊,后面到京城,然后男女主成亲,成亲之后还有很多内容呢。至于说女主没有发挥作用的,她现在还不到十岁,发挥什么作用?赚钱?种田?要发挥作用后面有的是呢,而且是大作用,急什么。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不能玩雪, 那就只能闷在屋子里了。早饭过后, 怀宇带着怀瑾回了自己的屋子。从除夕到初六这几天都没有认真看书,是该认真学习起来了。
  一场大雪下完, 小孩子们是高兴的,终于可以玩雪了,因为是在年里有着过年不打孩子的习俗, 所以可以起劲儿的玩儿和闹。
  吃过早饭, 花易岩扫出了一条从西院房门口到东院正房门口的道路,然后有在西院扫出一条直通大门的路,至于东院原来谭家院子里的雪, 留给几个孩子吟诗作对好了。
  下了这么大的雪,一般人家都不会出来走动,一方面是天气冷,另一方面是雪滑路上不好走, 毕竟像花家和谭家这样在院子里铺青石板的人家还是不多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土地面,雪一化踩一脚泥。
  不能出去走动的时候, 呦呦就在屋里待着,但是不代表她会闲着。她撺掇着花易岩找了一个原来用过的火盆, 里边搁上炭火点燃,然后再把挑好的土豆和地瓜扔到里面。
  呦呦甚至还找了一块特别特别薄的铁板, 洗刷干净后打了一个鸡蛋在铁板上,然后置于火上烤。加了盐和一点点紫苏碎的鸡蛋经过火烤,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呦呦看着铁板上的鸡蛋从液体逐渐凝固, 最后形成一个完美的煎鸡蛋,心里的大石头落地——幸亏熟了,不然浪费一个鸡蛋肯定要挨揍的。
  后来呦呦还尝试了煎溏心鸡蛋,在快要熟的时候放一点红糖在蛋黄中间,经过全家人的投票,溏心蛋是最好吃的。不过因为铁板有点薄,再加上火候不太好控制,经常会出现一面糊了而另外一面还没熟的情况,呦呦琢磨着自己得再改进改进。
  于是从此,花呦呦就踏上了研究吃食的吃货之路。
  等到了正月十二那天,全家就再一次整理行囊进城了,准备在县城过一个正月十五。
  “你二舅母说,今年的花灯会比往年更好看,再者十五你姐过生日,在家待一年少一年了,好好玩一玩,等到二十那天你哥过了生日,没几天他也要入学了。”谭丽娘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
  陶陶在一旁点头,把一件怀瑾的袍子叠好交给她,“二十一是娘的生日,也要好好过。”
  “一个散生罢了,过不过的有什么。”谭丽娘无所谓地说。
  大概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这个样子吧,将孩子的生日看的十分重要,如果孩子要星星恨不得就上天去摘星星给他们,要月亮就给摘月亮,而对于自己的生日则是看的十分淡,一碗长寿面就十分满足了。
  呦呦低着头扒瓜子,心里有了主意。
  到了县城以后,第一件事不是吃饭也不是睡觉,而是坐在椅子上等着陈家一家祖孙三人来磕头。
  谭丽娘和花易岩分别坐在八仙桌的两左右两侧,两边的椅子上分别坐着陶陶呦呦姐妹和怀宇怀瑾兄弟。一家人坐定后,陈家一家从外头走进来。
  老陈头走在前头,看起来五十多岁,实际上才四十几岁,大概因为常年劳作和操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很多,他的老伴看起来比他更老,手里领着一个才刚会走的小娃娃,小娃娃头大身子小典型的营养不良症状。
  一家人都穿着崭新的棉袄棉裤,这是谭丽娘给钱让老陈老伴刘氏新做的。老陈率先跪下,他老伴和孙子紧随其后,一家人对着上首的谭丽娘和花易岩磕头,磕完之后再对着怀宇怀瑾磕然后又转回来对着陶陶和呦呦磕,然后才站了起来。站起来后依然低着头,并不敢直视花家一家人。
  花易岩给了些赏钱,说了些“好好做事,衷心为主”之类的话,谭丽娘看着那个陈家的小孙子小小的很可爱,就招招手叫他过来,问了几句话,又塞了好些点心给他,惹得他的祖母刘氏一个劲儿地对谭丽娘磕头致谢。
  等他们离去的时候谭丽娘的目光还黏在那个小孩儿身上。花易岩知道她对小孩子有一种格外的情绪,就给呦呦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转移个话题。
  然而呦呦并没有看到。她正在别扭。作为一个从富强民主平等和谐的二十一世纪种花家来的人,虽然她已经努力并且逐渐地融入了这个社会,也慢慢开始接受这个封建社会的某些规则,但是还是一时接受不了有人向自己下跪磕头,还是两个年纪差不多可以做自己祖父祖母的老人。
  如果不是当时陶陶刚好不经意地碰到她的手,等人跪下来的时候,呦呦差不多都要从椅子上跳下来避让开了。
  等到陈家一家离开很久了,呦呦才从自己的思绪里回过神来,自然也错过了花易岩给她使的眼色。花易岩没有办法,只好看向怀瑾。怀瑾跟他对视了一会儿,也不知道懂没懂他的意思,开口喊“娘,我饿了”,反正也到该吃晚饭的时候了,就当他明白了吧。
  十五那天早上依然是吃手擀面,吃面之前先送礼,花易岩送了一只金簪,金光闪闪的,虽然很俗气,但是分量不轻,谭丽娘送的很雅致了,一对羊脂玉水滴形耳坠,怀宇送了一个琉璃镇纸,是他在县学附近的书摊上淘的,镇纸的一段有一个墨点似的瑕疵,他送到金匠那里去贴了几片金箔,做了一个梅花。
  而呦呦和怀瑾,他们俩的礼物是合在一起做的,一盏荷花灯,树桩做底,铁丝和竹片做框架,用过年写春联剩下的纸叠花瓣,最后由怀瑾用颜料上色。
  “这里有根铁丝,插上蜡烛头点亮就行了,晚上放在屋里,可好看呢。”呦呦十分自得地说。
  怀瑾跟着点头,“这里还有两个洞,可以穿一根绳,用木棍挑着走,也能当灯笼使。”
  陶陶看着花灯爱不释手,“难怪那几天你俩躲起来嘀嘀咕咕,呦呦的手还有伤口,疼吧?”陶陶真是既欢喜,又心疼,放下灯笼一手拉着呦呦一手拉着怀瑾,忍不住红了眼眶。
  “不疼不疼,两天就好了。姐,咱吃饭吧,你不饿,弟弟饿了呀!”呦呦捏捏陶陶的手跟着她撒娇。
  “胡说!明明是你自己饿了吧!”陶陶笑了起来,松开两个弟妹,站起来撩起裙子对着谭丽娘磕了一个头,这才坐下来拿起筷子第一个开始吃面,然后其他人才陆续地吃起来。
  陈家婆婆大概以前没做过灶上的活计,做饭并不好吃,少油少盐少糖的,这种饮食在现代可以算得上健康养生,可是现在是在古代啊,本来生活就已经很艰苦了。
  因为不合口味,呦呦只吃了平时的一半就不再吃了,宁可晚上多吃两块点心。于是后来的餐饭都是谭丽娘和陶陶自己动手做的,陈婆子只负责家里的浆洗和厨房的打扫等家务了。
  早上吃了手擀面算是给陶陶庆了生,等到吃过中午饭,一家人就换好衣服出门去了,花易岩过年之前就在同福楼定了位子,打算十五这天晚上出来吃饭,吃了饭再逛一逛夜市看看花灯走百病。
  要知道,一年到头金吾不禁的日子只有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就算是鸿都城,也不过是十五十六两天而已。
  呦呦虽然对花灯走百病不是很感兴趣,不过她对吃很有兴趣,而且她得出去帮忙看着陶陶,不是说这种时候最容易遇见登徒子的吗?就算遇不到登徒子,万一遇到个风流才子,她也得替陶陶观察观察。
  同福楼的菜品还是上次来的那些,没什么变化。怀瑾坐在位子上,按照家人的喜好点菜。最近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头,呦呦都主张让怀瑾来做主决定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