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李林飞独特的演讲(4)
作者:流失大能      更新:2021-06-30 15:14      字数:2037
  “但是傻瓜这个标准大家都没有歧义,大家都明白,就是什么脑筋都不用动,就能够轻松玩转它。”
  “所以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它总的方向我认为是由辅助行业第三产业的兴起,它把大量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等其他的新兴技术。”
  “用这些工业体系之外的新技术去大规模取代制造业中间产能落后的传统技术。”
  “也就是把传统制造业的技术,不断的抽空,用这些东西来取代它,那么使得整个制造业变得简单之后,任何人都能够轻松使用工业制造。”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你想造一台机器,传统意义上这个要就太高了,你要懂车钳刨磨,还要会看图,会操作生产线,普通人哪能介入这些,当然不行。”
  “但是未来由于制造业本身变得越来越傻瓜,它内部很多的知识量被其它行业所取代之后,使得它高度智能,表面上看起来很傻。”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降低了制造业的门槛,任何人只要有点小天才、小想法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非常简单的通过一种像工业4.0这样的模式。”
  “意思就是,我来告诉你数据,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配件,4.0这个工厂就会根据你的参量和订单自动为你加工制造,你完全不需要懂得机床或制造流程中的其它知识。”
  “到时候生产完了就给你寄回来,有点私人订制的味道,这才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而这样的一种傻瓜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就使得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全球化正在逼近它的一个重要的拐点,全球化潮流、潜流在发生变化。”
  “我们所说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基本是由跨国公司以其作为外包业务为核心驱动力,但是为什么说现在这股潮流出现了反转的可能性?”
  “那就是这些跨国公司它要去重新评判权衡了,以前,它为什么要搞外包?”
  “就是因为本国的劳动力成本太高,而外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发展中国家往往是它本国几十分之一的工资,而传统制造业又需要大量的工人,所以人工占比较高。”
  “工业过程中的制造知识,是存储在工程师和工人的脑袋里的,它的市场营销是由人力去完成的,呼叫中心、客户服务都是由人去完成的。”
  “所以降低人工成本可以极大的增加它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工业制造它是有这种强烈的冲动和诉求的,这种诉求驱动它把工厂转移到其他的国家。”
  “九十年代这个过程加速了,那时候刚刚诞生互联网但还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都还没有这些概念。”
  “那么在此之后,情况发生变化了,各种新兴技术的诞生,但要格外注意的是,这些新兴技术的诞生几乎都是在传统制造业体系之外诞生的,它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了大量的知识替换。”
  “而传统工业制造中的知识因此不断流失,这个时候制造业变得越来越傻瓜,制造业的成本重心就不再人工身上了,所以这也会导致跨国公司们天然的去重新评判全球贸易的风险分配问题。”
  现场不少人听了依旧还是震撼,大会揭幕演讲持续到现在,李林飞的讲演内容在人们的心中变得越发举足轻重了。
  就拿未来科技为例子,这等同于在用实际行动来对应他所阐述的观点。
  万亿规模的年营收,在以高利润著称的互联网公司中,其人工规模应该在3.55万规模,而未来科技的人工是其10,要是换在制造业领域就更夸张了,起码得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
  “一方面这二十多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以前叫劳动力套利,这个空间现在变小了甚至快没有了。”
  “成本重心不再工人身上了,但不会凭空消失,而是转移了,那去哪儿了?”
  “当然是越来越的在新技术研发投入上,是对知识成本的投入上,如此一来,跨国公司它的账本和算账方法就必然发生变化。
  同时其它的风险带来的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比如说地缘政治风险,还有现在某些国家反对这种全球化带来的政策风险,汇率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风险都聚集在一起,要远远超于人工成本的风险。
  说到这里的时候,在场不少人心中腹诽,所谓的某些国家,其实就是说老美了。
  那位爆炸头现在各种在全世界撂挑子,退群,拒绝全球化,一心一意玩自己的。
  李林飞如今的影响力可以说是辐射全球了,这种点名道姓的说出来,就显得没智商了,大家都懂就是了,毕竟以后还要在北美做生意呢,这么指名道姓的损人家有点不地道啊。
  “跨国公司还担心他在全世界各地外包生产,到最后回来组装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出现问题?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
  “而波音787就是个例子,超过50的全部外包由全球供应配套,具体因为时间有限这里就不说了,这些都可以查到。”
  “所以,这些都说明了一个很值得去关注的问题。”
  “那就是,跨国公司尤其是跨国巨头的思路可能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这些风险都是你以前没有估计到的,你认为全球化这条路走下去,走产业分包,走外迁,能够给你带来巨大的利润。”
  “但是后来你会发现这些风险出现之后,非但成本没有降下来,反而高了,非但赚不到钱,反而赔钱了,还损了长期建立的品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