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945节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2021-07-07 23:18      字数:3985
  “不如先应民情,遣使臣前往慰劳,查清真相,拖延一阵,待到局势明朗,再择一部扶之即可。”
  御史中丞黄履认为王珪这是在和稀泥:“天下以大宋为宗主,不外大宋仁德广布,秉正持中,深明大义,继绝存亡。”
  “青唐忝为大宋藩属,出了这等大逆人伦悖逆,如不惩戒,天下将视大宋如何?”
  “要是局势明朗之后,阿里骨明显占据青唐上风,那我大宋也要扶其为主?”
  “礼部之前认为大宋没有干预的理由,那是因为其逆迹未显,朝廷刚刚颁布了对蕃‘四议四征’之条,转眼却对青唐不闻不问,天下将视大宋如何?”
  “如今阿里骨丧尽人心,诸藩沸然,若大宋不顾他们的告肯,今后还能示以威信?大宋难道不会为边蕃所轻?”
  “臣请陛下拣选帅臣,提聚虎贲,灭此嚣顽,澄清天下!”
  蔡确奏道:“陛下,蔺逋比乃董毡亲子,阿里骨为董毡义子,亲子尚在,而乔氏欲强立义子,是为召乱之由。”
  “阿里骨颇峻刑杀,其下不遑宁。本无旧恩,又积新怨,势不可解。”
  “其臣子所述诸罪,即便只有一件为真,则大宋断不可立之。”
  “青唐四州之地,心牟钦毡守青海,而收苏南党征之子;温溪心蔺逋比守邈川,而生死不知;鲁尊守廓州而断河梁;结药密守积石而遣子入宋。”
  “这已经是分崩之局,却非大宋挑拨;如董毡的确身死,我亦非招降纳叛。而河源动摇,河西鼎沸,大宋即便不想干预,也不得不干预。”
  “此乃事机牵引,局面自成。我大宋不管怎么做,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当务之急,应立即派遣三路使臣。”
  “其一往邈川,安抚蔺逋比以及青唐群臣,收集证据口供,确定是否真实。”
  “其一往青唐,表明朝廷态度,验证董毡是否已亡,如果已死,还要检查死因。另外需要让阿里骨交出温溪心、觉勒玛斯多卜父子,交出夏国公主。”
  “其一还要派往宁夏,安抚八姓旧部。”
  “这么多大臣控诉阿里骨,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为了防止阿里骨胡来,还需要以大兵临境,以备不测。”
  “可命熙河经略使李宪、知兰州王文郁,河西节度节度使巢谷、知凉州刘昌祚,整军待命。”
  “一旦阿里骨之罪确实,即立蔺逋比为青唐主,以青唐众臣为导,擒阿里骨及其党羽,送之阙下,宣罪而诛!”
  章惇却不以为然:“青唐蛮夷,常乖教化,有此禽兽之行,何足为怪?”
  “哪里很麻烦?既然敢做,就要敢承担罪责!命河西任遣新军两部,由使臣代领,入宣其罪,屠其部众,传首四州,改立蔺逋比为主可也!”
  大宋拿住了道义之后,朝堂里的主战派立时就占了上风。
  赵顼说道:“其余两路好说,入青唐这一路,谁为使臣较好?”
  蔡确立即拱手道:“臣以为蜀国公恩威皆重,如果他入青唐,事如反掌耳。”
  “不可,万万不可!”却是王珪出列:“蜀国公乃我朝重臣,杀鸡焉用牛刀?万一有失损折了威望,反而让蛮夷看轻我大宋。”
  “正是!”王安礼也出列:“蜀国公国之柱石,西北衡钧,如今岂可再容轻出?河西陕北,人才济济,臣请以赵禼为使,李宪监军,提点王厚、刘世恒两部入青唐,足矣。”
  赵顼对郭逵问道:“郭帅你看呢?”
  郭逵说道:“臣以为王安礼之见可行,大军先入邈川,其余诸处,妥为守界即可。”
  “邈川有蔺逋比,需要回青唐城争位;有温溪心次子巴温,侄子温纳文逞成,担忧温溪心下落,他们也必然奋勇争先。”
  “加上河南积石的溪巴温、结药密与廓州的鲁尊,组成联军长驱直入,对抗阿里骨,绰绰有余。”
  “如此也不用多费粮秣转输,六千新军,命青唐人贡献粮草,都能够支应。”
  赵顼点头:“如此朕意已决,传旨给熙河路转运使赵禼、经略使李宪,整军入邈川,命秦凤、河西善加戒备,防止阿里骨拼死一搏。”
  “命王文郁守兰州,李浩守河州,贾嵓守熙州,如敌来犯,相互声援策应。”
  群臣躬身:“吾皇圣明。”
  从殿内出来,王珪苦笑着对王安礼说道:“如今看来,这个年又过不好了。”
  王安礼说道:“今上务实,不重矜饰,本就是国家之福。”
  “阿里骨要自取灭亡,我们也没有办法,不得不应。”
  “陛下免宁夏三路赋税十年,如今看来,却是高瞻远瞩。若非如此,此番青唐乱起,只怕宁夏也会跟着乱。”
  蔡确走了过来:“以往打不打,那是别人说了算。如今事态变成我大宋决定是否出兵,不能不说,这是我大宋国力增强的结果。”
  王珪摇头:“国虽大,好战必危,西北战事有些频繁,我担心的是后面还有。”
  “陛下今年又生了几次病,说到底都是累的,我想的是年关了,让陛下松快休息一下,可现在……唉!”
  蔡确笑道:“不过派出六千人而已,不当事体,相公放心。”
  ……
  宁夏路,兴州。
  苏油正在听取赶来的李庸汇报军情。
  青唐丝路的地图,就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要是沈括在这里就会腹诽,蜀国公当年搞狼渡马场的时候,肯定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之后一直派遣地图小组和商队、僧团前往青唐,一路测绘。
  现在的地图上,明确标示着从丝路的重要节点于阗,延伸到大宋兰州的几条线路。
  李庸正在用指挥笔给三路都转运司的上下官员们介绍西北地区的局面。
  就听李庸侃侃言道:
  “从于阗出发,沿着沙漠和高原的边缘,可以抵达于阗控制的最东边一个城池——约昌城。”
  “然后可以分作三路入青唐。”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谋算
  “一路从约昌城出于阗控制地区,进入黄头鞑靼和西夏控制的结合部,在沿着祁连山脉一路向东,最后在甘州沿着黑水折而向南,穿越祁连山通道的扁都口,进入青唐湟源地区。”
  “之后过大通河,沿湟水而下,抵达牦牛城,青唐城,下邈川,入河州、熙州、从秦州入宋。”
  “如今当然是出了邈川就直奔兰州去了。”
  转运司上下发出一阵哄笑,这就是蜀国公之力了,八番街别说对西域胡商了,对宋人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另外一路,还是从且末城出于阗,之后就折向南边,穿越沙漠,驼队要走两个月,才能抵达昆仑山。”
  “翻越这里,昆仑山脉的重要关隘——铁堠关,就可以进入羌塘地区。”
  “到这里就进入了吐蕃,海西地皆平行,骑乘青海善马,三日可到青唐城西面四十里的林檎城。”
  “两条道路,对于商队来说,都很难,原西夏虽然对西域控制不是那么严密,但那也指甘州以东而言,甘州以西,商队是不愿意去的。”
  “一来夏人税赋太重,每一道关卡取走十分之一的货物。二来商贾们所谋求的,最终毕竟是大宋的商品。贸易的终点,必须是大宋。”
  “南路稍微安全一些,没有夏人骚扰,但是自然条件却又太艰苦。”
  “尤其是约昌城到吐蕃那一段,先是漫漫千里的沙漠行程,接着还要攀登雄骏的昆仑山爬上吐蕃高原。”
  “除了这两条,其实还有一条中路,不过走的人更是极少。”
  “中路是祁连山的腹心地区,是连绵坡地,沟壑,草原和沼泽,这里被亦牧亦匪的黄头回鹘部落所盘踞。”
  “唐朝时期,由于突厥遭的衰落,回鹘趁机崛起。”
  “其后回鹘灭突厥汗国,建立回鹘汗国。”
  “由于长期统治无道,回鹘内部动荡不安,日益衰落,最终被其西北的黠戛斯灭掉。”
  “回鹘灭亡后,各部纷纷外逃,开始大规模的迁徙。”
  “其大部在乌介可汗的带领下,从河套南下侵扰唐朝边境,结果被唐朝灭掉,融入汉人。”
  “小部则越过葱岭南逃,过了葱岭,又分作三部。”
  “一部到了天山西北,和当地的葛逻禄等部落,建立了黑汗国,定都八剌沙衮。”
  “一部迁徙到天山东南,建立西州回鹘汗国,建都高昌,因此又称为高昌回鹘。”
  “最后一部,迁到了甘、肃一带,形成河西回鹘。”
  “河西回鹘因为把控丝路,也曾经一度强盛。西夏崛起后,李元昊占领河西诸州,这部分回鹘便退出河西走廊,成为现在的黄头回鹘。”
  “不过尽管沿途都是雄关、沙漠、雪原、盗匪,却也挡不住人心对财富的渴求。这三条路上,始终有冒险的商队,络绎于途。”
  “直到国公攻取宁夏,重开丝路,轻徭薄赋,提振工商之后,西域商贾们贪图汉唐丝路的安全与便利,纷纷改道而来,剩下的从青唐入宋的道路,便再也无人问津。”
  厅中又发出一阵哄笑。
  苏油也在下头坐着,闻言说道:“继续说问题,轻徭薄赋,提振工商,那是陛下给三路臣民的洪恩,我只是执行者而已。”
  李庸一个立正:“是!”
  接着用指挥棒指着兰州下方:“王学士开边后,熙州、河州成为大宋疆土,但是统治并不巩固。直到李太尉取兰州,并且使之成为工商兴盛之区,胡人口中的‘小长安’后,熙河才彻底稳固了下来。”
  “而青唐今年过境的商队大减,民生凋敝,直接的影响就是四州臣民,对乔氏和阿里骨的不满。”
  “羌人本重贵种,阿里骨却非董毡骨血,因此他们对乔氏一力以阿里骨为主,不予认同;”
  “加上阿里骨父子残暴寡恩,不修仁德,滥杀重臣,幽囚元勋,间隔上下,弑兄欺嫂等罪过,已然民心丧尽。”
  “蔺逋比求大宋送其上位;温溪心请以邈川举州内附;鲁尊,结药密焚毁桥梁,遣子求援;心牟钦毡收容义兄孤儿,已然与阿里骨势不两立。”
  “陛下命赵转运,李太尉入邈川,乃是解民倒悬,仁德感天。”
  苏油朝着汴京方向拱了拱手:“今日让各位齐集一堂,听取青唐局势,是因为接下来我要去兰州坐镇。”
  “青唐的变故不能影响三路的发展,八番街的胡人也需要安抚。此外还有粮秣军需的运送,也需要统筹安排。”
  “今年新春,是三路百姓过的第一个汉家春节,这个年,一定要让老百姓们过好,过喜庆。元贞,无咎,靠你们了。”
  三路都转运司通判晁补之,宁夏路转运使苏元贞一起躬身:“属下领命。”
  苏油又看向李济和梁屹多埋:“陛下大赦,宁夏三路一下子多出很多事情。本来计划三年释放的原夏国正军,变成了两年。他们的用工授田,寻亲安置,涉及到三路的繁荣与稳定,提刑司和安抚司不得轻忽。”
  梁屹多埋拱手:“无需国公嘱咐,我跟宪使一定会尽心,毕竟都是族人。”
  李济眼中含泪:“国公对蕃汉官民一视同仁,三路蕃部无不感恩,国公,真不需要上姓八部报效皇恩,扫灭青唐?”
  苏油说道:“李公放心,该用的时候,朝廷一定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