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开始赚钱
作者:
漫步的乌龟 更新:2021-09-28 00:13 字数:2535
过年期间,村里有几家人都没回来。
超生游击队,只得东躲西藏。
养儿防老,没有儿子,在农村抬不起头。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传宗接代还得靠儿子。
无论以后怎么样,这年代就这样。
谁家的媳妇,接连生了几个女孩,没有生男孩,都会被人说三道四。
在家被公婆说,在外被邻居说......
按照现在的规定,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
要致富,少生孩子多修路。
想要延续香火,怎么办?加入超生游击队。
肚子大了,被人发现了,拉去医院做手术。
去外地生下孩子,回到村里的时候,要是没钱交罚款,有两个办法。其一,把女儿拿去送人,其二,任由别人拆房子抓猪牵牛。
插秧之后不久,尚迪决定赚钱了。
从一个坏掉的雨伞上面,取下一根钢丝。
点燃一支蜡烛,将钢丝烧红,用榔头将一端砸细。
拿着砸细一端的钢丝,在磨刀石上面磨了一阵。
将磨尖了的地方,用火烧得通红,然后用老虎钳弯了个钩。
前后不到二十分钟,一个钓黄鳝的东西,就被他做好了。
等了十几天,某些黄鳝就开始吐泡子了。
尚迪挖了一些蚯蚓,背着一个鱼笼,沿着田坎钓黄鳝。
只要泡子下面有洞口,而且洞口的内壁光滑,不出意外,就是黄鳝洞。
身怀透视天赋,什么地方有黄鳝,尚迪一清二楚。
拿出钢丝竿,穿上一条蚯蚓,尚迪开始扫荡一块块稻田的黄鳝。
短短的半个小时,他就钓了十几斤黄鳝。
回到家,将鱼笼里面的黄鳝,倒进一个瓦缸。
再次出门,继续钓黄鳝。
只有赶场(赶集)的时候,才适合卖黄鳝。
1、4、7、11、14、17、21、24、27号,某个镇赶场。
2、5、8、12、15、18、22、25、28号,另一个镇赶场。
3、6、9、13、16、19、23、26、29号,又是一个镇赶场。
奋战几个小时,尚迪钓了五十几斤黄鳝。
若不是为了低调一点,以他的能力,一天能钓几百上千斤黄鳝。
等到赶场的那天,他跟着母亲李薇,带着五十几斤黄鳝,来到镇上的菜市场。
黄鳝五块钱一斤,五十几斤黄鳝,卖了将近三百块钱。
在尚迪的强烈要求下,李薇给了他十五块钱。
手持巨款的他,心里有些无奈。
没办法,他太小了,母亲不会给他太多的钱。
十五块钱,都是一笔巨款了。
在镇上吃二两炸酱面,也就六角钱。
去了一趟渔具店,尚迪买了一卷鱼线与几颗鱼钩。
回到家,李代桃僵一番,他的赚钱工具,直接变成了灵器。
至于他买的鱼线和鱼钩,直接被他无公害处理了。
自此之后,周末休息的时候,尚迪开挂钓黄鳝。
有黄鳝就自己钓,没黄鳝就让分身给他弄黄鳝。
“每个星期钓两天,平均每天六十斤黄鳝,一个月钓八天,每个月大约四百八十斤黄鳝,每斤黄鳝卖五块,月赚两千四左右,很多人的月工资只有四百上下。”
简单的算了一下账,尚迪自嘲的笑了笑。
钓了两个多月的黄鳝,赚了五千多块钱,尚迪总共得到一百块钱。
卖黄鳝赚的钱,都被母亲李薇拿去存了。
眼见没人钓黄鳝了,他也改行了。
弄了一根青蛙竿,尚迪开始钓青蛙。
青蛙三块钱一斤,他每天钓三十斤左右的青蛙,一个月钓八天。
“一个月只有七百多块钱,赚钱效率暴跌三分之二。”
没过多久,学校放暑假,尚明扬也从外面回来了。
得知儿子在家赚了六千多,尚明扬难以置信。
他在工地刷墙贴砖,一个月也就一千多。
辛苦几个月,除了各种开销,只剩三千多块钱。
不到五岁的儿子,周末钓黄鳝和青蛙,就赚了六千多。
身为二十几岁的当家人,赚钱能力还比不上四岁多的儿子,这让他感到无地自容。
打谷子,晒谷子,交粮的时候,再次被人刁难。
干度达标的谷子,却被别人说是水份超标。
牛家弯的村长牛超心中大怒,当即让村里的人,把谷子都拉回去。
不到三天,收粮的人急了。
道歉,让村民再去交粮?
村里的人自然不会答应,要谷子可以,自己来村里搬。
镇上到牛家弯没有马路,路程足有四里多,每家几百斤的谷子,弄到镇上可不容易。
谷子最后也交了,收粮的人给了运费,村民帮忙弄到镇上。
暑假两个月,尚迪每天去田里抓黄鳝,时常让分身给自己增加收获。
每天五十斤左右,两个月下来,他赚了一万五千多。
“我们把房子重建一下,怎么样?”李薇问道。
“有多少钱了?”尚明扬问道。
“小迪今年赚了两万多,加上你之前存的,有三万八千多块钱。”李薇说道。
“爸,妈,听说镇上新修的门市,每平方米只要两百,我们去买一些门市。”尚迪提议道。
“买门市做什么?一个二十几平方米的门市,一年的房租只有两百多。”尚明扬说道。
“爸,现在门市房租低,以后就贵了,上次赶场的时候,我听到有人说......”尚迪一本正经的编了一个故事。
“真的?”尚明扬半信半疑的问道。
“我真的听到的。”尚迪信誓旦旦的说道。
“行,我们先去镇上买门市。”尚明扬咬了咬牙。
几天后,父母在镇上买了五个挨着的门市,每个门市三十几平方米。
丰镇就在国道旁边,地面还算平整,交通十分便利,房价早晚都会飙升。
周围的几个镇,前途都比不上丰镇,毕竟丰镇有三万多人。
挨着丰镇的几个镇,人口都只有一万左右。
尚迪倒不是担心自己赚不到钱,只是不想父母太累。
等找到合适的机会,他想让父母开店做生意。
弄个水果店,比去工地干活轻松无数。
家里的房子随时都可以修,以他的能力,赚钱易如反掌。
幼儿园开学没几天,尚迪就满五岁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靠山不靠水,种地又没前途。
土地数量太少,又是丘陵地带,没办法大规模种地,依靠种地发财,无异于痴人说梦。
年仅五岁的尚迪,身高比得上八岁的孩子,在村里的幼儿园,十足的鹤立鸡群。
每一个学期,他都能拿到奖状,每次考试都是满分。
这年代的公立幼儿园,还会教拼音和加减乘除。
之前他去过的世界,科技领先现在几十年,不少公立幼儿园,都没教加减乘除和拼音。
“现在的老师,十个至少有九个都是好老师。”
“现在的学生和家长都很幸运,往后的学生和家长......”
“现在的作业是学生的,今后的作业是家长的。”
暗自吐槽一番,尚迪走进房间睡觉。
家里的房子是石头泥巴砌成,泥巴中间有竹条编制的栅栏。
看似用手一推就会倒塌,其强度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