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凶犯越狱
作者:
战国萧烟 更新:2021-11-14 04:12 字数:3071
转眼,到了绍兴十六年的春节。
这是杨丛义在宋朝过的第二个春节,依旧无趣。一场大雪,天地白茫茫,随后断断续续的又下了十多天,天气似乎也更冷了。此时最幸福的就是守着火炉,谁叫都不出门,哪里都不去。
然而,哪有这么好的事,若人人都心想事成,这世界岂不是要乱套了?
杨丛义守着火炉的幸福时刻被打扰了,衙役来告诉他,陈知县找他有急事,让他直接去书房。
虽然外面天冷,杨丛义也不得不裹紧棉衣去见陈知县,毕竟给他发薪水的是陈知县。
来到陈知县书房,只见他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看到杨丛义进屋,陈知县直接道,“杨捕头,今天把你叫来是有件急事要你去办。”
看陈知县这么着急,杨丛义有些惊讶,“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
陈知县叹气道,“小松坡劫案的凶犯越狱了。”
杨丛义心里一惊,道,“越狱?不是都关押在怀宁吗?那边可是有朝廷驻军,怎么会越狱。”
陈知县道,“驻军有什么用,天寒地冻哪有人值岗。二十四个犯人,一人被杀死,其余二十三人全部越狱,当夜一场大雪,天亮之后犯人踪迹全无,一点线索都没有,就连他们是怎么逃出监牢的都不知道。李大人认为是小松坡劫案还有同伙没被抓获,是由他们发动了这起劫狱事件,所以案子打回太湖县,限期十日破案。这案子当时是由张大人将犯人押往怀宁之后亲审,我就没参与,如何知道是否还有漏网的匪徒。”
杨丛义听后细想了一会儿,道,“二十四个犯人,死了一人,这个是怎么死的?是逃跑时被守卫杀死的吗?”
陈知县道,“那倒不是,据说是被杀死在监牢里。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杨丛义道,“一个人死在牢里,就不可能是守卫所杀,极有可能是劫狱的人或者同案犯人杀人泄愤。我们当时审出这个案子,就是因为抓住了其中一个,那个犯人供出了其余二十三人。现在跑了二十三个,独独死了一个,这个死了的犯人很可能就是供出同伙的人。大人,我记得当时张大人承诺会饶过那人的亲属,不知道结果如何?”
陈知县回想了一下,道,“张大人好像跟我说过这事,安排那家人搬出太湖县。后来审理其他案子,倒把这事给忘了,不知道这家人还在不在。跟这件案子有关的其他人都已经流放千里之外,短时间内能找到的就只有这家人。你速去见见他们,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杨丛义起身道,“我明白。”
陈知县叮嘱道,“此事不要宣扬,以免引起恐慌。你带几个可靠的人去,必要的时候把他们带回衙门。”
杨丛义点头称是,告辞离去。
虽说他在衙门住了好几个月,但长时间在外面跑,衙门里有深交的人并不多,只能找两个身体看着比较强壮的捕快一起去。跟他们交代说知县大人派的任务,要出一趟远门,半个时辰之后衙门口见面。
那两个捕快跟杨丛义并不熟,但也听过他的一些传言,听说知县大人都对他客客气气,这衙门想不来就不来,年前年后加起来都快一个月没露面,要不是县老爷找他,估计还在家抱火炉。所以他们还是很愿意跟杨丛义搭上关系的,听说要他们跟着去出任务,便顾不上外面半尺深的雪,满口答应。
杨丛义回去换好衣裳,收拾好东西,带上刀枪,在衙门与那两个捕快会合。
要去的地方很远,大雪封路只能步行,顺利的话一个回来就要四五天,限期十天破案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但目前就只能从那个犯人的亲属入手找线索。时间紧迫,拖沓不得,与两个捕快会合之后立即出发,向北而去,天黑前应该能赶二三十里路。
在杨丛义带领下,三人一路急行,一开始吹着寒风还觉得冷,走了一段路程之后不但不冷了,反而还觉得热。
一捕快弯腰抓了一把雪吃下,问道,“杨哥,我们走这么急,到底是为什么案子?”
杨丛义迟疑了一下,道,“三天前关押在怀宁的重刑犯逃了,其中一人家住太湖县莲花村,上面要我们限期内配合破案。犯人逃脱在外很危险,必须尽快把他们抓获送回监牢,否则一旦出事我们承担不起。”没把全部信息告诉他们。
那捕快道,“重刑犯?不会是杀人犯吧?我三个去行吗?”
杨丛义道,“别那么胆小,我们是去找犯人的亲属。据报犯人去向不明,不一定会回家,就算他回去了,我们三个人也不用怕他。”
另一捕快摸摸腰上的刀,道,“杨哥说的是,这几年什么难缠的人没见过,一个犯人而已,确实没什么好怕。”
杨丛义道,“这次任务主要是找人,不会有什么危险。莲花村你们去过没?”
其中一捕快道,“听过,去年出任务的时候路过一个地方,听人说隔壁村是莲花村。从这儿过去有点远,路不好走,要三五天吧。”
另一捕快道,“是三天还是五天?”
杨丛义道,“不管多少天,我们尽快赶过去。今晚在前边的村子落脚。”
捕快无话,这趟任务还真是辛苦,月底一定要跟知县大人多要几个赏钱。
三人天黑以后才赶到村庄,说明来意后,在村长家落脚。
第二天,天不亮三人又出发,一路翻山越岭,走到半夜才找地方落脚。如此天亮着便赶路,看不到道了才休息,他们终于在第五天下午赶到莲花村。
到了村里,杨丛义三人找到村长表明身份,询问胎记男家人的情况。
村长告诉他们,那家人是从北边过来的,家住的也比较远,平常很少跟村里人往来,那孩子常年在外面鬼混,自从去年听说他犯事被官府抓了以后,他们家就更不和村里人来往了,现在也不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
得知情况后,杨丛义三人顾不上休息就要村长带他们去找那家人,村长告诉他们天不早了,山路不好走,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午去晚上就回不来。
听村长这么一说,杨丛义三人便放弃了立马赶过去的想法,因为晚上回不来就只能住胎记男家,他死在监牢,要是他家人心怀怨恨,那太危险,还是等明天一早再去。
他们跑了整整五天路,已经十分疲惫,当晚便在村长安排好的地方早早睡下。
第二天一早,杨丛义起来便去找村长,让他找人帮忙带路。
村长早就有了打算,他指着他的孙子说,他经常上山打猎,对山上的情况很熟。
杨丛义见那小孩不过十多岁,背着弓箭却有模有样,小小年纪就会打猎也是不简单。反正是带路,只要认路,谁去都行。他谢过村长,带着那孩子就走。
杨丛义回去叫醒两人,这几天实在太累,一觉睡下去就不想起来。
收拾好东西,在那孩子带领下,迅速出发。他们心里很忐忑,要是找不到有用的线索,这几天就白受苦了。
杨丛义见那孩子身手很敏捷,便问道,“小弟弟,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猎的,平常都打什么猎物?”
那小孩道,“好长时间了,兔子山鸡我都能打,过几年我就能打野猪了。”
杨丛义笑道,“口气不小啊,野猪可不好打。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道,“张暮林。”
杨丛义道,“木林?谁给你起这么个名字。”
孩子道,“我娘在树林里生的我,生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爷爷就给我起名叫暮林。”
杨丛义哑然失笑道,“原来是这个暮林。”
孩子问道,“大哥哥,你们是从城里来的吧?”
杨丛义道,“是啊,我们是从城里来。”
孩子又问道,“城里好玩吗?听说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还没去过,你们能带我去吗?”
杨丛义笑道,“这可不行,这么远的路,把你带去你怎么回来,我们可没时间送你回来的。你年纪这么小,爷爷也不会让你去。”
孩子有些失望,转而问道,“你们是来抓坏人的吗?我看他们家也不像好人,那个脸上有疤的人长得好难看。”
杨丛义道,“长的不好看就不一定不是好人啊。他们家几个人?”
孩子道,“不知道,我没去过他们家。昨天看到两个人上山,他们家肯定有好几个人,你们小心点,别被他们打了。”
一捕快笑道,“我们是官府的人,谁敢打。”
杨丛义跟两捕快说道,“一会儿到了,能问出消息就不要动粗,别惹麻烦。”
两人称是,既然有人带头,他们听吩咐就是,让怎么做就怎么做,肯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