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准备
作者:夏侯龙城      更新:2021-12-20 21:39      字数:2136
  李孟羲离开了医师营。
  弟弟因为有了一个黄泥做的马车,和一个同样用黄泥做的拉车的骡子,而开心无比,弟弟怕李孟羲忘了给他把扁了的骡子晚上给一定给修好,弟弟于是走两步就提醒一次李孟羲。
  弟弟会因为有了玩具,而开心的用欢快的语调背着白居易的古诗【离离原上草】。
  而李孟羲本来不错的心情,因为忧心伤兵的事,而开心不起来了。
  得找锯子去,得找一个能锯开脑袋的锯子去,李孟羲心想。
  李孟羲离开木匠营没多久,他又来了。
  不管来几次,副官鲁犁依然是很热情的迎上来。
  鲁犁看李孟羲的眼神有些古怪,像是想笑的样子。
  无他,因为李孟羲脸上都是泥印,搪的跟花猫一样。
  再看看李孟羲后边跟着的砖头也是一脸泥,鲁犁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一定是他哥俩玩泥巴去了。
  到底还是孩子。
  鲁犁也这么想。
  “鲁犁,咱营里有利一点的锯子吗?”李孟羲问。
  “有啊。”鲁犁不知李孟羲为何会问起锯子,老老实实的回答,并作势要回去给李孟羲拿锯子。
  李孟羲拦住了鲁犁,“鲁犁,最利锯子有多利,能锯开骨头不,比如说,人头……奥,牛头骨?”
  鲁犁茫然的挠了挠头,“俺没锯过牛头啊?”
  头骨是人体第二坚硬的骨头,第一坚硬的是牙齿。
  头盖骨很难锯,而牛的头盖骨,肯定比人的头盖骨厚实,也就是说,如果锯子能锯开牛头,也就能锯开人头。
  可现下,哪里去找牛头去试试锯子呢?
  就算真有一个牛头,锯刃锯硬的骨头,对锯刃损伤很大。
  跟锯软质的木头不同,一把锋利的锯子,锯完牛头,锯子就变钝了。
  “鲁犁,你帮忙找一把最利的锯子吧,放着别锯木头了,过两天我要用。”李孟羲交代到。
  鲁犁认真的点了点头。
  李孟羲交代的语焉不详,也没说要最利的锯子干嘛,为什么随便找一把锯子不行?
  虽然心有疑问,但是鲁犁把李孟羲的命令认真执行下去了。
  这就是憨厚老实的木匠鲁犁身上一个很不错的优点。
  要是一个聪明人,李孟羲说要锯子,要锯子不说吧,还说要锋利的锯子,要锋利的锯子不说吧,还说要一把最锋利的锯子。
  要是聪明人一听李孟羲的命令,一想找最锋利的锯子,不得一把锯子一把锯子的试?聪明人一眼看出麻烦。
  然后聪明人就自作聪明的考虑了一下,找锯子肯定锯东西的啊,是把锯子就行,于是聪明人就自作聪明的替李孟羲做决定,随便找了一把锯子。
  于是,李孟羲的事就被耽误了。
  锯子要是不利,钝锯子锯头盖骨,对伤兵来说太折磨。
  利一点的锯子锯下去,伤口还算是一道伤口,锯子如果钝,锯来锯去还会滑锯,活生生的把一道伤口给拉扯的血肉模糊。
  纵然最终能把头骨锯开放出瘀血,可后续伤口被锯烂了,咋个愈合,岂不感染的可能性大增。
  鲁犁正因为为人憨厚,少了一些机灵,所以能把李孟羲说的话完全执行下去。
  又因为李孟羲的命令,哪怕看起来不明所以,其实内里全是正确的,因为命令全都是正确的,这些命令又被鲁犁执行的很好,因此一个又一个的好的命令被执行,于是,木匠营快速发展。
  鲁犁当真是一把锯子一把锯子去找,哪怕锯子木匠们正用呢,鲁犁也从木匠手里要了过来,然后用手试过锯子的齿刃,觉得锋利,鲁犁就把锯子要走了。
  然后,在营中走了一圈,鲁犁从所有锯子中,选出了最锋利的三把,然后再一比较,挑出了最好的一把锯子。
  按李孟羲的交代,鲁犁把这把锯子放了起来,这两天不准使,等营正两天后拿走用。
  天色很快就黑了,木匠们开始从各个各个车里找出一些一头尖的木杠,把木杠钉在地上,从篝火里抽出燃烧着的木头,然后把火把绑在木杠上,用作照明之用。
  俗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木匠营那么多木匠,自然有给自己做一些物件儿的便利。
  可以看的出来,木匠们给自己做的火把杠跟之前做的那些带挡雨板的木杆是一样的,弄不好就是照着做的,不同的是,木匠们自己的木杆很省事,没有挡雨板。
  每一夜,木匠营都是很火光通明的,木匠们借着火把的光,干的热火朝天的。
  很多人是羡慕木匠们的,行军一天三四十里,其实不怎么太累,晚上天一黑,就啥也干不了了。
  从晚上八点就可以去睡觉,然后睡到次日六点,每天休息时间十个小时,很充足。
  很多人晚上是睡不着的,烤火烤到柴火烧尽才去睡觉。
  晚上闲着没事儿,木匠们有活干,干不几天,就能领到份粮食,别人别提多羡慕。
  李孟羲之前预料到的,预计不久后有各种人想混进木匠营去混粮吃,果然,已经开始有各类人等打听能不能进木匠营了。
  好在,匠营的营副是鲁犁,鲁犁又是个榆木疙瘩,不管是谁问,哪怕是之前乡勇中的熟人,鲁犁都老老实实的说暂不缺人。
  干活的木匠自然是越多越好的,人多,做板车的人手就多,能做出很多板车;同时做杂活的木匠越多,就能做更多的碗筷,现在军中那么多人,连碗不齐,很多人吃饭的时候要么用葫芦瓢,要么就是竹筒。
  瓢还好说,足够大,分饭的时候,伙夫一勺饭能轻易的装进去。要是竹筒,竹筒口比较小,把勺里的饭往竹筒里倒,速度比较慢,一个人慢两秒,那么多人,打饭的时间就浪费许久,每天赶路的时间于是就少了,影响行军。
  再万一,因为竹筒小,打饭的时候,一勺饭半勺都从撒出来,没盛进竹筒里又撒到陶翁里了,于是平添矛盾。
  不管怎地,其他后勤物资难以补充,碗筷还是能少量补充的。
  尽管缺人手,可木匠营不能再添人了,因为工具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