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回 蒋介石损兵折将 毛泽东三反围剿(
作者:
若愚 更新:2021-12-23 07:07 字数:4514
第六七回蒋介石损兵折将毛泽东三反围剿(上)
1929年12月,朱毛红军集结到上杭县古田村休整。经过认真准备和周密调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等人为中共红四军前委委员,毛泽东再次当选为前委书记。大会在讨论建军原则时,发生了意见分歧。毛泽东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红四军内部必须实行官兵平等,废除军阀作风,废除薪金制;从军长到士兵吃同样的饭,穿同样的衣服,领同样的伙食津贴。”对此,从旧军队中转变过来的军官难以接受毛泽东的主张;朱德表示怀疑道:“官兵平等,有点像天方夜谭,根本行不通。”罗荣桓即席发言道:“官兵平等,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名将吴起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苦,为士兵调药治伤吮脓血;爱兵如子,战无不胜。”林彪发言支持毛泽东:“红军不同于国民党军队,应该实行官兵平等。”会议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古田决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确立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确定了红军中必须突出政治,加强思想教育,听从党的指挥;实行官兵平等,军民一致,自觉遵守纪律等原则,坚决纠正个人主义、极端民主化、流寇思想、雇佣思想和军阀作风。决议的贯彻落实,使红四军面貌焕然一新,逐步成为一支政治突出、思想过硬、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新型人民军队。
古田会议后,毛泽东继续思考着时局的变化和未来的行动。元旦前夕,毛泽东收到了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新年贺信。林彪,湖北黄冈人,生在富绅之家,读过黄埔军校;身材瘦小,性格阴鸷;拙于言辞,工于心计。林彪在信中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认为中国革命的高潮不会到来。毛泽东觉得林彪对时局的估计比较悲观,且有一定的代表性;便复信予以批评教育道:“中国有句古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的形势是全国到处都布满了干柴,只要有一点星星之火,就能燃成燎原之势。”“革命的高潮快要到来,而且必将到来。它是站在海岸边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的回信得以广泛传达,在鼓舞士气、坚定信念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春节过后,国民党军阀间的中原大战爆发,为红色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加强统一领导,毛泽东主持军事会议,组建了红一军团,由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下辖红四军,林彪任军长;红五军,彭德怀任军长;红六军,黄公略任军长。毛泽东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想:“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巩固斗争成果,把井冈山、赣南、闽西连成一片,建成党领导下的中央根据地,准备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
会后,毛泽东亲率红四军回师赣南,在安远、寻乌、平远一带分兵发动群众,巩固土改成果。毛泽东身上最优良的品质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遇事总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总结,勤于思考。为了制定对待地主、富农和城市工商业者的政策,毛泽东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在乡村、城镇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写出了数万字的《寻乌调查》,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纠正了土地改革中的一些错误做法。毛泽东强调:“假若对地主一点土地也不分,叫他们去喝西北风?对富农只分一些坏田,使他们半饥半饱,逼得富农造反,贫农和雇农一定会陷于孤立。”“对城市的政策是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城市反动分子的财物要没收,但普通商人的财物一概不准没收。”“苏联十月革命后,没收了富农和城市工商业的全部财产;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国实际。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思想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缘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调查,乃十分必要。”
毛泽东不是神仙,也并非圣贤;但却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在长期严酷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锤炼出了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方法,极端重视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坚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客观事物的复杂因素和变动状况,而不是想当然的轻率决策。正是这种优秀的品质,使他能够技高一筹,明辨是非,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然而,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却不断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李立山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以李立山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取得了统治地位。李立山错误的估计了国内的形势,认为军阀混战就是反动统治灭亡的前夜,共产党和红军要立即和国民党进行大决战。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制订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计划,要求各路红军“会师武汉,饮马长江”。会后,中共中央特派员涂振龙赶到长汀,向根据地的党、政、军干部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决定。涂振龙严厉的批评毛泽东、朱德等人:“你们现在完全是农民意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现在的形势是长江流域的反动统治非常混乱,正在走向全面崩溃。中央决定:争取以武汉为中心,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中央命令你们:集中全部红军,立即进攻南昌。同时发动赣南群众,猛烈扩大红军。”
对涂振龙传达的决定,毛泽东、朱德表示反对。但命令就是命令,红军别无选择,只有贯彻执行。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紧急出动,向南昌进军。中央特派员涂振龙随红军总部行动,公开发布了他从中央带来的《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进攻南昌、会师武汉的通电》。这真是一个极其愚蠢的行为,完全泄露了军事机密。
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得知了红军即将夺取南昌的计划,立即命令南昌、九江、吉安等城市加紧修筑工事,并增派三个旅的兵力固守南昌;蒋介石也调集第十八师返回江西,加强防务。
7月27日,红一军团抵达南昌附近。当是时,红一军团只有一万多人,七千多支枪。而南昌城中国民党军队有四万多人,城墙坚固,工事完备,且又有三个旅的敌军正赶来增援。万幸的是,涂振龙此时已离开总部,去外地传达中央决定。朱德与毛泽东商议道:“敌强我弱,南昌易守难攻。此仗如何打?”毛泽东笑道:“特派员走了,事就好办了。我们可以变通执行。”朱德道:“如何变通?”毛泽东附耳低言道:“如此如此。”朱德哈哈大笑道:“最好最好。”
8月1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军团在牛行车站外围鸣枪示威,鼓噪呐喊,大造声势。入夜,部队撤出阵地,向奉新、安义一带散开工作,发动群众,筹集款项,宣传政策,避免了盲目蛮干、与敌人硬碰的错误做法;且使红一军团又扩大了八千多人。然而,其他各根据地的红军盲目执行中央决定,拼命攻打大城市,均遭受了空前的失败。
各地惨败的消息报到中央,瞿秋白、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山“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会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朱德为中央候补委员。
半月后,朱毛红军转战到浏阳境内,向文家市发起突然袭击,经过三个多小时激战,全歼湘军三个团,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粮食军饷。随后,部队继续北上,在浏阳永和市与红三军团会合。两个军团的前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合编为中国红军第一方面军。由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成立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书记。同时,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统一指挥红军和地方政权,由毛泽东任主席。
此时,中共中央又发来命令,要求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于是。毛泽东、朱德下达了向长沙推进的命令。8月29日,红一方面军进抵长沙近郊。从侦察中获悉,长沙守敌共计三十一个团,又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而红军只有十三个团的兵力。双方力量悬殊,毛泽东、朱德决定采取“诱歼敌军于工事之外,然后乘胜攻入长沙”的方案。红军在城外发动进攻,企图诱敌出城。然而,长沙守敌坚持凭借工事固守,不肯出击。红一方面军连续引诱数日,抓不到歼敌战机;部队内部情绪浮躁,要求强攻的呼声甚高。毛泽东难以说服怒发冲冠的下级军官,于是,与朱德联名发出强攻命令,部队迅速投入血战。尽管广大指战员异常勇敢,拼命冲锋,却无法突破敌军阵地。在电网、壕沟、重炮、坚城、火网的重重设防下,红军仅凭肉搏冲杀,除了大量伤亡外,毫无实际成效。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强敌面前忌蛮干,单凭勇敢取胜难。兵家斗智不斗力,惟有事实胜雄辩。
激烈、残酷的城下鏖战,整整持续了十六天,红一方面军打得精疲力竭,长沙城外死尸累累。城中守敌巍然不动,援军又在纷纷赶来。形势危急,毛泽东果断叫停;召开前委会议,严肃地指出:“强攻中心城市,是一种革命急性病。和敌人死拼消耗,会葬送我们这支队伍。”在铁的事实面前,与会干部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红军从长沙撤出,改为向吉安进军。
数日后,部队撤抵株洲。中共中央又派周以粟赶来传达命令,要红一方面军立即回头,再次攻打长沙。毛泽东没有公开抗命,而是和周以粟通宵长谈,摆事实,讲道理,耐心说服。周以粟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同意了攻打吉安的决定。
吉安位于井冈山附近,周围全在红军控制之下,是处在红色区域中的一座孤城,只能靠赣江与外界交通,城中守敌只有邓英所部两个团。
10月4日,红一方面军逼近吉安,城中守敌闻风丧胆;邓英率部连夜从赣江潜逃。红军兵不血刃,顺利占领了吉安城。次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赣西南特委在城内举行十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庆祝吉安的胜利解放,成立了以曾山为主席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城中各界百姓喜气洋洋,欢歌载道,迅速掀起了报名从军的热潮。旬日之间,红军又扩大了一万多人。随后,红一方面军分头出动,连续攻克了泰和、安福、吉水、峡江、新干、清江等县城,广泛开展土地革命,使赣江两岸十多个县的红色政权连成一片,红军队伍也不断得到扩大。至此,赣西南根据地已在二十四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拥有九座县城,辖区人口二百多万。红一方面军达到四万兵力,各县、乡、区普遍建立了赤卫队,根据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
十月底,国民党各派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结束,蒋介石调集大军向江西杀来。根据敌情的最新变化,毛泽东在新余县罗坊镇召开总前委和江西省委联席会议,研究对敌斗争的方针。毛泽东明确提出:“在强敌进攻面前,红军决不能冒险硬拼。红军必须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退却到根据地腹地去,选择好战场,创造有利条件,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把敌人放进来,才能集中力量予以消灭。”会议经过认真讨论,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会后,第一方面军迅速东渡赣江,返回根据地腹地,待机破敌。
再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他调集了十万大军开进江西,发动了第一次围剿。他任命鲁涤平为剿共总指挥,授以“长驱直入,分进合击,寻机决战,歼灭朱毛”的战术。鲁涤平大言不惭地保证:“朱毛共匪,乌合之众耳。我堂堂国军一到,即可一鼓荡平。”鲁涤平把手下的十万人马分成三个纵队,气势汹汹地杀向赣西南地区,企图寻找红军主力决一死战。然而,当他带领人马到达袁水流域后,才发现红军主力早已不知去向。鲁涤平大怒,立即把张辉瓒、谭道源两个纵队调到赣江以东,连续发起进攻,但却找不到进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