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家的丫头 第27节
作者:鲤鱼大大      更新:2022-10-01 01:48      字数:5353
  褚翌深吸一口气直起身,只觉得随安怎么看都像军中那些糙汉子说的自家婆娘“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跟她好好讲话,讲不通道理。
  他冷冷的道:“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随安没等他说完那个“泪”就忙点头:“住哪儿都行,听您的,只有当主子的嫌弃奴婢的,哪里有奴婢挑三拣四的道理,只是奴婢这身子,恐怕还不能替您端茶倒水。”
  褚翌哼一声:“不用你端茶倒水,洗刷干净,给我暖床就行。”他在这方面还是首次,因此说完略脸红。
  不过就算这样,随安仍旧听的一脸血。
  她就说她扛不住了吧?!
  “您不是说要去从军吗?西北这几年这么不太平,太爷跟老夫人会同意您去吗?”还是说点正经事吧,她拼命的回想脑袋里头记得的东西:“听说東蕃那边这个冬天冷死人,牛马都冻死了,今年边界想必太平不了吧?”
  褚翌轻笑道:“你管这么多呢,東蕃不是已经请和?”
  随安的眼睛就瞪了起来,连敬称都忘了用:“你相信他们请和?”
  “你不信?”褚翌的神色带了一点挣扎,他自然是不信,但外头的人都信啊,而且家里的女眷们也是盼着能不打仗。
  “当然不信啊,两国之间只有利益,难不成会讲信义跟承诺么?”就是现代社会,合同满天飞,约定遍地走,可照样该争的时候谁也不会手软。
  “而且,東蕃屡次求和,难道不是为了迷惑我们?”这种烟雾弹太浅了好不好。
  见褚翌歪着头看着她,她被他看的莫名其妙,只好道:“譬如两家人,一家穷的揭不开锅恨不能顿顿舔锅底,另一家不说富得流油,可也算温饱,这穷的一家主动向富的一家示好,说咱们两家以后永远相亲相爱不打架不骂人,您觉得会是什么原因?東蕃那边的人本就靠着畜牧过日子,天气寒冷,壮年的马牛都抵抗不了,更何况那些幼崽?明年还怎么放牧,怎么生存?東蕃人狡诈,可他们偏把牲畜看的重,牲畜都冻死了,这时候还能想着跟大梁求和,除非他们的蕃王是个二愣子。要是我——”
  褚翌却突然打断了她的话:“東蕃人为何把牲畜看的重?”
  随安就道:“看的重是真的,但为何这样,大概跟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吧,他们的地域广阔,人员分散,没有聚居在一起,人跟人之前的感情就没有那么深厚,每日与牲畜为伍,自然觉得它们忠诚不会背叛,而牲畜之间的争斗抢夺,却被他们视为勇猛。”这其实跟一些人着重培养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属一样,肯定也允许下属之间有竞争。
  褚翌又接着问:“要是你会如何?”
  随安话被打断,思绪没断,继续道:“要是我是蕃王,眼瞅着族人就要没了活路,那肯定去抢啊。”命都没有了,眼瞅着就要活不下去了,内部自相残杀也没用,杀了兄弟照旧没吃的,还不如去抢别的国家,再说国家不同,这道德感就更弱了,或者干脆,祖宗们都经常做的事,子孙们抢掠的只会更加娴熟。当然,从另一方来说,你活不下去是你的事,但你来抢我的,我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抢啊,再说你抢走了,我吃啥呢?
  第四十八章 离开
  褚翌仰头朝天,过了一会儿才道:“可惜陛下跟太子不信,臣民们更不信,反倒过来说父亲是为了挣军功。”
  随安这会儿就不厚道了,心里暗想:不会褚太尉因此气病的吧?
  褚翌低头看她一眼,见她双手握拳搁在下巴底下,看不出神情,便又继续道:“就连我,虽然不信,却也并不希望边关震荡血流成河。”
  他有建功立业的心,御外敌自然会毫不留情,可外敌入侵,百姓遭殃,他心里也难受。
  随安见他情绪低迷,就笑道:“不说这个了,这还没过完正月呢。天也不早了,您快回去吧,斗篷也穿上。”
  “斗篷留你这,反正明天你就回去了。”褚翌不甚在意的说着话,起身下床。
  随安连忙拉住他:“天太冷了,还是披着叫人放心。”
  褚翌走到门口,迈过门槛后却又转身,看随安正趴在床上看着他,目光中竟隐约带出不舍,心中刹时一荡,竟然疾步就回,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软:“你委屈一夜,明日一早我就打发人来接你。”
  随安原本打定主意就是近几日走,今日听说明天要搬回去,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主张,只是褚翌对她总有几分好,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今日一别以后各自安好。可实在没料到褚翌竟然能去而复返,她心中感动,更多的却是歉疚,唯恐他看出来,连忙埋在枕头里头,嘟囔:“您快回去吧。”
  可是谁也不曾料到,这一别想再见,却是不由他,也不由她。
  就是这没过完正月的最后一夜,東蕃人竟然绕过肃州,大举进犯栗州华州,栗州本在肃州东南,原以为离東蕃远,又有肃州做屏障,可高枕无忧,谁料東蕃这才请和数日,就撕下面具。不仅如此,東蕃之中最精锐的一支骑兵,竟然避开各州关卡要道,似卡着时间埋伏在了上京,单等了进犯的这日,在上京纵火抢掠,其中褚家因一直支持开战,竟成了東蕃伏击的首要目标。
  随安这里等褚翌走了就开始布置现场,等到半夜,却突然听到街面喧哗,天空似有光,没等细想就见从外头院墙射入一根带火油的箭,这是有人纵火!
  随安连忙跑去取了挂在墙上的一面破锣,使劲敲了起来。
  她这一惊动,这射入的箭又多了好几只,而且墙外听声音似乎是外族口音:“这是褚家?褚元雄的家?”
  停善堂的人不多,随安见有人出来,连忙放了锣,跑回屋子,把屋门打开,床上的被子掀开,作出屋里的人仓促出了门的假象,然后自己躲在了早先就伪装过的床底。
  现在外头明显的是敌非友,出去就是自投罗网。
  也亏了她那锣声提醒,停善堂的主事虽打着哈欠出来,一看那火箭就清醒了,一面喊人,一面飞快的往里头报信去了。
  事实证明,随安的空城计不是杞人忧天。不过一刻钟,外头的人就进来了,看了一眼房里,叽里呱啦说了一串,然后就往别处去了。
  停善堂的屋舍开始烧了起来,霹雳啪啦的声音很清晰,随安闻着烟味,连忙从床底下爬了出来。
  她将衣裳都穿在身上,手里的小包袱里头只有几块点心跟一只小水袋,户纸跟银两都贴身放了,而后趁着无人,悄悄的跑到停善堂通后街的门,门本就是两扇薄木板,早已被人破开,她伸出头看了看街上,有好些宅子都着了火,反倒是街上略暗,不过也不时的有人声传出,嚷着“走水”或者“快救火”。
  随安回头看了一眼褚府,压下心中歉意,朝她早就规划好的土地公庙跑去。
  土地公的神格不高,土地庙也因此多小且简陋,而上京的土地公庙则因为占了地段便利,又有许多平民愿意布施,便建的好了些,平日能收容一些因贩售货物或者其他原因滞留在京城的外乡人,且它离宣武门不远,想要出城,在土地公庙躲避一阵最好不过。
  也是近日五城兵马司巡防排查不严,这请和书压在皇上的龙案上尚且不满十日,上京人本又心宽,今日事发之突然,竟叫五城兵马司指挥慌了一阵子手脚,才连发几道命令,当先令一副指挥进宫禀报,而后传令精锐去抓捕放火之人,又命剩下人等赶紧救火,火从东北起,贼人八成是早就从北门或者东门入城埋伏好了。
  宣武门在城南,反受影响最小,随安没到过宣武门,但到过土地公庙所在的柳树斜街。她小心翼翼的避开人走,安全第一,走的不快,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总能吓得她心脏砰砰。
  户纸在手,那为奴的时候缩小的胆子又渐渐涨大,远远看见柳树斜街,连忙瞅了瞅左右,而后飞快的跑了进去。
  土地庙门口有个功德箱,随安将用红纸包着的十个钱放进去,默默求土地公一定收留她这一晚,千万别被人抓回去。
  庙里头人很多,或坐或卧都在睡觉,有点像现代的火车站,这些人随安并不怎么怕,先找到茅房,忍着臭味整理了一遍自己,而后进了正殿,在门口的蒲团上拜了拜,学别人的样子找了个角落窝下很快就闭上眼睛。
  本以为自己肯定睡不着的,没想到一觉到天亮不说,还被人推醒了。
  她睡得迷糊,被人一推虽然那人很快放手,还是吓了她一跳,睁开眼一看,推她的那人竟是个捕快,连忙站了起来。
  “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竟然睡的这么好!起来挨个走到前头去!”
  就有人问:“差爷,出了什么事?夜里没听见动静啊?”
  随安也忙竖起耳朵听。
  那差役估计知道的也不多,只说有贼人在上京多处放火。
  民众们七嘴八舌的问:“在哪里放的火?”
  “这也太坏了,烧了宅子可怎么住人!”
  “火大不大,扑灭了吗?”
  有人就庆幸:“咱们这里没遭了难,多亏土地公保佑。”此话一出,不少人附和,有几个连忙摸出钱来塞到功德箱里头,随安看了一眼多是像她一样出几个钱。
  第四十九章 出城
  差役们例行问话,随安跟在一对出城的母子身后,问道她的时候她说出想了许久的借口:“去下里县投奔姑姑,她在一户人家做先生,说我识几个字可以去给那户人家做伴读。”
  那差役上下打量她一眼,问道:“既要出门,怎么宿在土地公庙。”
  随安脸一红,垂下脑袋:“本想早早出城,熬了半夜,支撑不住睡过头了。”
  那差役闷笑一声,随安趁机装作好奇的问:“差爷大哥,那放火的坏蛋抓住了吗?上京没事吧?”
  “抓住了几个,听说有几个跑了。”或许是见随安不像坏人,差役随口说了两句,然后指着一旁:“行了,站那边等着。”
  随安连忙站了过去。
  当朝差役的地位比贩夫走卒略高,但平常也就跟这类人打交道,所以并不难接触,随安在旁边,故意离的近,听了不少信息。
  可那差役不知道是真不知放火的是東蕃人,还是被上头下了禁令,只满口都是放火的贼人,被抓了一多半,还有零星几个竟然逃出外城了,所幸救火及时,总算伤亡不大云云。
  随安提着的心刚要放下,就听外头又冲进一个差役,皱着眉头:“问完没有,赶紧走!”
  那先前的差役本还轻松,看他的样子连忙走过去道:“问完了,都没问题。这是有什么急事?”
  后来的差役就匆匆道了一句:“朝廷接了急报,栗州被攻下了,贼人正往华州。头儿叫我们帮着去从南往西挨家挨户的排查。”
  虽然心里设想过,可突然听到栗州真的被攻下,随安还是吓了一跳,面色跟着苍白,不独她,旁人也是如此,有几个消息灵通的就道:“不是说東蕃主动请和么?”
  换来的不过是众人的沉默。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战争本身就是残酷冷血的,敌人都占领一州了,再提请和,不亚于反手掌掴自身。
  随安沉默的跟着众人往宣武门走,留在上京能听到许多消息,可现在对她来说,安定下来才是第一位的。
  现在做出被東蕃人掳走的假象,那么就应该绕路往北走才行。毕竟東蕃人的老巢在北边。这样她留在落跑的路途中即便以后被人发现,也说的过去。
  当然,若是褚府不在意她一个奴婢的去留那就最好了。
  宣武门还没开,随安看了看天,按照往常,天不亮就该开门,又等了一会儿,才听到队伍里头有人道:“前头开了一扇小门,一个一个的往外走。”
  路旁被圈出一些人来,抱怨声更大,随安听了一阵子才知道他们是早起准备出城的,没想到现在放其他人走,却不放他们走,尤其是他们的队伍里头还有两辆同样要早早出门的污水车,味儿实在酸爽。
  随安却毫无阻碍的出了城。她将头发束城成了个男孩样,又穿了厚厚的土黄色粗布棉衣棉裤,脸上也用了黄米粉,她又不是真正的小家碧玉,走路的步伐再不扭捏,看着就像个普通的乡下男孩差不多。
  出了城的人表情差不多,大家都有点儿劫后余生的感觉,当然,随安更严重,旋即又苦笑连连,她这样顺利出逃竟然是从東蕃这次的行动中得利。
  难不成还要感激烧杀抢掠的東蕃人不成?
  可现在这样子,先前纸上谈兵的谋划就要搁浅了,想要绕路北上,就要雇车,她那点钱,估计没到什么地方就先花光了吧。
  幸亏她所说的下里县真的不远,走了十来里路就到了,站在县城大街上,她茫然片刻很快就清醒过来,在包子铺买了两只包子,而后一边吃一边看街上的铺面。
  下里县临近上京,说起来也很繁华,单一条街上就有两家书肆,里头不断有人来往,随安没有贸然去问,而是又回去包子铺那里,买了两只包子做晚饭,然后再朝老板打听这附近有没有能代人写信的人……
  包子铺的老板是个四十开外的男人,脸生的像只胖包子,相由心生,脾气也很绵和,告诉她想要托人写信直接去书肆就可以了。
  随安就笑着打听:“大叔我看见街上有两家,哪家的比较便宜?”
  包子铺的老板就笑:“你都知道有两家了,那他们肯定不会为了几个字分出高下来,都是差不多的价钱。”
  随安也跟着笑,书肆的老板不想竞争,可耐不住大家的选择多了,就会想着压价,明面上价格都一样,私底下谁更容易说服,那肯定就能便宜一点。
  “那哪家比较好说话?能有大叔您好脾气的一半我就去试试。”
  包子铺老板哈哈大笑,指了东边的一家道:“去吧去吧。”
  随安连忙谢过,去了他指着的那家。
  这家的老板果然好说话,听说随安要去投亲,但盘缠不够就收了她:“正好我这里前头的一个抄书的先生回了乡,说是要再试试看能不能考上秀才,我这里就我一个会写字的,实在忙不过来,你既然能写,那就留下试试。”
  随安高兴的不行,连连谢过,又在他的指点下花了五十个钱租了一间小房子。
  书肆老板姓杨,大家都叫他杨老板。杨老板的一家都挺和气,见了随安肯定也问了一番来历,随安拿出户纸给他看了,杨老板便道:“你这姓儿好,跟咱们当朝太尉一个姓。”
  随安但笑不语,将自己写的字递给他看,杨老板大加赞赏:“你这字,写信浪费了,这样吧,以后写信我来,你呢就专心抄书。”他看出随安是个女子,但做男子打扮,也就把她当成个男孩子使唤,这正中随安心意。
  杨老板的独子杨综才八岁,虽然开蒙了,可明显对学习没什么兴趣,随安在书肆的隔间里头写字,杨综也过来玩耍,他见随安下笔如飞,渐渐被吸引。
  “为何你写的字没有洇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