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_分卷阅读_46
作者:
水墨清薇 更新:2020-06-14 22:13 字数:4252
“书呢?是束脩中出,还是父亲供?”
王涣之脑袋一热想出的事,被儿子问得心里直憋气,直接甩了袖子便要走。
“家里不差几个束脩,不过不能一点儿都不收,每人一年五百钱,日后物价若是上涨,再提升束脩之资。”王修晋倒是支持父亲做些什么,成果闲在家里可不是什么好事,还不如给他寻些事做。
“物价何解?”王涣之看向小儿,对小儿同意他开学堂,王涣之心中高兴。
“就是物品的价格,米粮之物均提价,相应的束脩便要涨上一些,父亲也要担起养家之责。”王修晋面色严肃,“父亲授业所需书,列出书名,让前来的学子自己准备,不准备也无妨,抄书便是,正好也把字练了。至于四宝,便像父亲所言,乃学生准备。”
“当是如此,当是如此。”王涣之对小儿的提意表示认同,至于养家之责,全当没听到
王修柏偷偷瞪了一眼弟弟,王修晋吐了吐舌头,便看着父亲乐滋滋的畅想学堂之事。
此时,村中的人已经炸开了锅,王老六家来了圣旨,刚刚王举业跑出来,有人听着是皇上给王老六封了什么封号,村民不知这个是多大的官,可仍是对王老六生出恐惧。
第72章
圣旨到达的第二天, 不少人送来贺礼,有官员, 城中大户,乡绅文杰, 很怕失了此次机会, 不过没有一人送礼成功, 全都被拒之门外, 给出的理由是,得皇上隆恩,更要洁身自好,当自省其身。王修晋听得嘴角直抖, 不忍直视父亲一脸正气,内心却已翻腾的样子。
现今村民对王涣之一家全都没了他想, 先是王修柏过府试, 年后将要进京赶考,至少也是个举人。而老六,大家都以为他没了什么能耐,才会缩在家里, 就算是有功名在身, 可仍让人瞧不上,哪想皇帝突然给他个封号, 虽不知有何用,但听着也够吓人。至于王修晋更不用说,小小年纪, 便已经握着他们收成,虽说他们多少因其年小而有着轻视,可仍不敢当面露出。至于少见的王琇芸,村里的人现在都歇了想法,老六家他们是攀不上。
最近来王村的马车特别的多,县里还特意把官道修整一番。李府管家带着人赶着车到达王村时,已经入了腊月。村民又见有马车,不用管家开口,便指向远处的大宅院。李府管家看向十分显眼建筑,想到孙少爷的话,不由得对未来的孙夫人更加佩服。
刘管家听着门守来报,京城李将军府送年礼,刘管家有些奇怪,收与不收,他不能定夺,便跑去问小少爷。刘管家把来客的来意刚说明,恰好在王修晋院子里的王涣之立刻跳了起来,赶紧让他们离开。
“父亲。”王修晋开了口,转头看向刘管家,“我与你同去,回礼的单子,长姐已经备好,等下你去取来,让他们一并带回去,也省得你跑一趟。”不管李家为了什么,他现在还需错他家的势,便不能让李家的东西怎么来,再怎么带回去。
王涣之因被小儿子驳了面子,气得不行,甩着袖子便离开了。
“少爷,这……”家里虽不是老爷当家,可他到底是下人,怕是神仙打架,他却要遭殃。
“无事,不会怪罪你头上的。”王修晋摇头,父亲的性子太古怪。
带着刘管家在门守见到李府来的管家,还是去年的那位,王修晋客气的行礼,接过李府的礼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去年的东西,还物为主,今年便多别院和铺子,李家可够大手笔的。想了想长姐的单子,王修晋决定再添上几袋米。
“铺子和别院是我家大老爷送给修晋少爷的。”李府管家特别做了说明,又解释了一下大老爷便是李菻善的父亲。
王修晋先是一愣,后来便觉得别院和铺子的契文拿着略有些烫手。想还,对方绝对不会收,他留下,更不舒服了。王修晋纠结,古人送礼的学文,他知之甚少,早知就不接了。王修晋趁刘管家拿回礼单回来,便趁机溜去母亲的院子,想问问母亲的想法。哪知一进去,便听父亲向母亲诉委屈,王修晋望了望天,叹了口气,才假装咳嗽,“母亲,儿子有事求教。”
“进来便是。”王夫人比起之前,精神好很多,天晴好的时候,让人搀着还能走上两步。
王修晋迈步进屋,行礼之后,便把来意讲明。王夫人沉默了一会儿,便开口让儿子收下。“先收着,且看日后如何,若事有变,再退回去也没什么。若不变,那些早晚是你的。”王夫人对李家每年都要送年礼,提醒小儿子被指婚的事,心里特别不舒服。
“我看李家就是没安好心。”王涣之在一旁冷哼一声,随即便得到夫人的冷眼,立刻闭上嘴。
王修晋假装什么都没看到,既然母亲让收,就收下,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意,他离成年还有十几年,不急。
送走了李府管家,便迎来年礼的高峰,王琇芸早已经把给还给各家的年礼单子准备好,刘管家也开始了带着礼物送年礼的行程。
忙过年礼,便到了年底,给王举业放了假,又让他转告村长,来年春后,父亲将在祖宅办学授业,且举业可去学堂学习。
听完小叔的话,王举业抱着王修晋不松手,他要继续跟着小叔。
“你跟着我,似仆非仆,对你以后晋学没有好处。回去之后和堂爷爷仔细着说,若得闲还是可以到家里来玩。”王修晋挺喜欢王举业的性子,有这么一个玩伴跟在身边也不错,但他清楚,若真让王举业一直跟着他,于他,于王举业,于两家都不合适。
王举业垂头丧气的离开,回到家后抱着母亲便哇哇大哭,把母亲哭得心都酸了,追问了几次也问出什么,只能把老爷子请来。村长问明情况后,沉默了。村长虽没见过太大的世面,却明白王修晋此举的用意,若王举业日后想走科举之路,就万不能跟在他身边,即便不科举,跟在他身后,对举业也无好处。现在村里已有些风言风语,孩子天天跟添丁身边,或许不清楚,但总归有听到的时候,那时举业将是什么心情。
“是我思虑不周,你小叔不也说了,日后可随时去寻他玩,待春后学堂开了,去读书吧!”村长摸了摸重孙的头劝慰着。
正月里,王修晋依旧很忙,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已经带着仆人开始弄第一季稻,两季稻也就说起来容易,仆人有不少下过地的,从未听过两季稻,听小少爷要弄,心感不安,试图阻止,哪想小少爷却一意孤行,他们也只能听命出力气,倒是两个脑子转得快的,觉得可行,且还认真的做了计划,两季稻主要的就是育苗期,若在第一季收成前便把稻苗准备好,等收成后,快速翻地,施肥再插秧,很有可能完成两季稻的种植。
王修晋给这两人重新分配了工作,然后又让刘管家年后进城一趟,再物色几位仆人回来,此次买人,王修晋不准备多管,让刘管家去办,若当真弄进来些臭鱼烂虾,就当是给长姐练手。王修晋抓紧一切时间安排家中之事,还跑了几趟城中,和吴掌柜沟通订蟹苗的事,又把发放蟹苗和稻种的事交能于掌柜和刘管家,待一切都弄完,王修晋也准备踢上进京的旅途。
进京的路,并没有归乡时那么难走,只不过是越往北越冷,饶是兄弟两人都带了棉衣,仍觉得冷气入体,天天灌着姜茶,仍不觉得有热气,好在身体不差,一路入京也未染上风寒。
寻到落脚的客栈,王修晋先去杂货铺见米掌柜,打算拖他寻处安静的小院,让大哥能安心读书。米掌柜办事利落,第二天便引两人去了一处小院,说是小院,其实是两进式的宅子,且在京城繁华之地,有些闹中取静的意思。从客栈搬进小院后,王修晋才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进京领匾,他要去哪领?
王修柏听完弟弟的疑问,也愣住了,“这事归哪管?”如今他们哪有什么地位可言,进京如同两眼一摸黑,若不是弟弟和杂货铺有交情,他们想要寻个住处,哪有那么容易。“要不,看看能不能和赵四公子见一面,托他打听?”王修晋点头,也只能如此。两人均未想去将军府寻李家帮忙。
还不等王修晋去寻米掌柜,托他问赵四的住处,赵四带着身随寻上门。
“少爷,门外有位自称赵四的人,来访。”一路随两人进京的四位仆人已然分工明确,两人照顾起居,两人轮留守门。
“快快请进来。”王修晋整了整衣服,“着人泡茶,再去买些点心回来。”因刚搬进来,院中什么都缺。招待客人便会招待不周。待见到赵四,王修晋立刻先告罪,直言招待不周。
“哈哈,就知会这样,我从家里带来不少玩意,此处住得还好,若不习惯再换便是,为兄别的不敢说,宅院还是有几处的。”赵四坐下后乐了,然后指了指随他一同过来的半大孩子也坐下。
王修晋没见赵四介绍,也不好开口,只是奇怪这人怎么一进来便盯着他看,随即想着大约是赵四的亲戚,过来便是为瞧瞧他是什么样的人。
“原本以为待你们进京时,新修的宅院能够建好,不想至今也只是挖了几个坑。”赵四对工程的缓慢有些失望。“弟弟即已进京,定要多留几日,帮为兄参谋一番。”
王修晋忙应下,随即又开口将要求之事道出。赵四听完便乐了,“来来来,进来许久,忘记为弟弟引荐,这位乃李老将军之长孙,李菻善。去年边关之战,他便出征,立下大功,现已在军中挂职。弟弟所求之事,菻善便可相助。”
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一直在一旁做布景的王修柏猛的起身,看向赵四身边之人,随即将弟弟拉到身旁,然后又转看向赵四,他不信赵四在京城会不曾听闻那荒唐指婚之事,现下将人带来,是何意!
第73章
屋里的气氛十分诡异, 赵四没想到王家兄弟俩的反应这么大,想想也是, 王李两家的关系不怎么样,甚至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子, 被祖父这么一指婚, 便把两家栓到一起, 丙家自当是不乐意, 却又不敢反抗,而他父皇又一副要坚持指婚是有效的姿态,两家不得不认下,只不过心中怕是恨及了对方。
上辈子打毕业后, 从职场混进商场,又从商场混到末世, 王修晋对联姻的接受能力要比旁人强很多, 心中纵有千万个吉祥物奔腾而过,王修晋也能认下,联姻对象是男人。依现如今自家的情况,能攀上将军府, 是他们占了大便宜。拍开大哥的手, 王修晋整了整衣服,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淡定, 然后走上前,“我是王修晋,如果先帝的旨意算数, 我们算是定了亲,第一次见面,未备礼,下次再给你补上。”
赵四挑了挑眉,王修晋这话说得漂亮,“如果算数”他认了,谁知道以后,现在的皇上会不会同意此事,有没有变动。赵四想想父皇以前还打算让李菻善来个御前失仪,直接把婚事掀过,哪想李菻善除了没啥表情之外,没出任何差错,去一趟战场冲在最前面仍能归来,着实是福大命大。
“李菻善。”比起王修晋话多,李菻善只有三个字,倒不是他不想多说,而是紧张得不知说什么,手心中冒着汗,打进来他就一直盯着王修晋,比起几年前的小人儿,长大长高了不少,不过看起来太瘦了,应该多补补。想起从父亲那里得知,王家离京再到王村之前的那段日子,过得十分清贫,说清贫都有几分的吹嘘在,可见日子多么不好过。回到王村后,日子才算过起来,其功劳均在王修晋,小小年纪就要背负一家人的生计,李菻善很是心疼。以前在府里,虽不受父母喜爱,但祖父待他极好,吃穿更没愁过,比起王修晋,他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