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妹千秋 第63节
作者:
木秋池 更新:2024-01-25 17:07 字数:4738
她要效仿“亲有疾、药先尝”的典故,却几次三番都下不去口,照微忍俊不禁要赦免她,阿盏不肯,终于鼓足勇气猛灌一口,直入喉咙,然后飞快塞了一块桂花糖进嘴里。
照微也痛恨喝药,只在不愿在孩子面前露怯,所以装模作样一口闷了。
阿盏忙拆了两颗桂花糖递给她,照微接过后慢条斯理放入口中,用牙尖磕碎,狠狠在舌尖抿了抿,这才缓过那阵苦劲儿来。
她笑吟吟问阿盏:“舅舅和舅妈肯定不舍得让你试药,这是谁教你的法子?”
阿盏仰头说:“是沈七哥哥。”
照微想了一会儿,隐约有点印象,“礼部尚书沈云章的儿子?”
阿盏点点头,“前两天我吃酥酪闹肚子,女官姐姐去念书的地方给我送药,我觉得药太苦了,不要喝,沈七哥哥说药最苦的只是第一口,他帮我把第一口喝掉就没那么苦了。”
说罢十分期待地问照微:“表姐,你觉得药还苦么?”
被那样一双大眼睛瞧着,照微只觉得心都化了。她伸手将阿盏揽在怀里,蹭了蹭她蛋清般滑嫩柔软的脸,哄她道:“果然没有之前那么苦了,再吃了你的桂花糖,简直一点都不难喝。”
阿盏笑得眯起了双眼,“那我明天再来陪表姐喝药,表姐要快快好起来。”
两人的笑声像一阵轻重交杂的银铃,从绣屏后传出来。西配殿里日光好,上午的日头照得屋里暖洋洋,薛序邻情不自禁抬头看向绣屏的方向,只觉那屏上的石榴花也被这阵轻松的笑声催开了似的。
她很少这样外露高兴。薛序邻捻着官袍的袖角,心中默默想到,高兴得有些太刻意了。
他在外面等了两刻钟后,终于等到了内侍唱名宣见。他整衣而入,跪地行礼,听见平身后才起身看向她。
明熹太后身着一件绣栀子花蜀锦裙,乌发绾成偏堕髻,未戴冠,只零星点着几蹙桂花,压着一支凤头金簪。
她的装扮有几分家常,与他说话也不拘礼节,语气十分亲切道:“伯仁去钱塘一趟,吃了不少苦,瞧着都瘦了。”
被姚党里外里地打压排挤,他当然瘦了。不似她这般珠圆玉润,脸色嗓音虽有风寒之兆,却远未到需要罢朝的严重地步。
薛序邻在心中默默猜测她今日这番举动的含义,照微只当他是舟车劳顿,声音里颇有歉疚。
她说:“本该让你先好好休息,但难得碰上你回来,此事比较紧急,要提早交代给你。”
“请娘娘吩咐。”
“是一桩私事,你不必紧张。”
照微屏退了众人,饮下一盏润嗓的茶,这才缓缓说道:“我想请薛大人,帮忙拟一份和离书。”
薛序邻闻言震惊地抬头。
他清晨入京后径往宫中奏对,下午便又驭马出城,往钱塘的方向去了,这中间来去匆匆,甚至来不及到中书省押印报到。
听闻此事后,祁令瞻也觉得十分奇怪,问张知:“钱塘治水已有成效,薛序邻既然能脱身回京复命,何以又如此匆忙地跑回钱塘?”
张知说:“好像是领了什么密旨,具体是什么,他是娘娘的心腹,仆也不敢乱打听。要么大人亲自找娘娘问问?”
祁令瞻垂目不语,心道,只怕如今他在照微心目中的地位,连张知都不如。
自那夜以后,直到祁令瞻随完颜准等人一同前往北金,这中间又过去了十天。这一旬中,除视朝之外,这对兄妹再未见面,然而对彼此的动向却十分了解。
为了避免受人离间,往年都是姚鹤守亲自出使北金,但今年祁令瞻故意将蜀中博买务的勾当走漏风声的事告诉了姚鹤守,一方面是令姚鹤守不敢轻易离开大周,一方面也获取了姚鹤守对他的信任。在允许他出使北金这件事上,姚鹤守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因此祁令瞻轻易就从中书省和三司手里要来将近一百万两银子,除此之外还有两千匹细绢、五千匹松江棉布,以及各种金银酒器、珠宝玩意,作为送给天弥可汗的礼物。
得知这件事后,朝中甫受提拔、但是尚未领到封赏的武将们炸开了锅。
听说有人聚在政事堂里闹事,照微将杜家父子召去询问情况。
杜思逐说道:“荆湖路去年的军饷亏空虽然已经填上,但今年尚没有着落,何况荆湖路之外,许多偏远地方已经连年折压了许多军饷。前段时间得了娘娘的允准,臣去兵部和三司讨债,那三司使左推右,右推左,只说周转不过来,可眼下却能轻轻松松拿出一百万两送给北金人,臣以为,此事错不在闹事的武将们身上。”
照微说:“虽情有可原,但聚众冲击政事堂毕竟坏了规矩,若不重责,恐此后有人效仿。”
“娘娘打算如何重责?”
照微想了想,说:“带头闹事者三十杖,动手推搡者二十杖,喧嚷助威者十杖。”
武将皮糙肉厚,并不怕挨打,杜家父子能体会到照微偏袒的苦心,杜挥塵跪地领杖谢恩,“此事是臣与犬子未能安抚人心,辜负太后娘娘信任,臣与犬子愿同受三十杖,以镇抚人心。”
杜思逐忙道:“臣愿代父受过。”
六十杖打下去,就算行刑的人手下留情,也会落下残疾。照微留着杜思逐还有用,自然不会让他活生生受这么多,思忖后说道:“你受三十杖,剩下三十杖改为政事堂外戴枷站立十二时辰。”
杜思逐并无不服,“是。”
但认罚只是手段,他们并不打算将此事轻轻揭过。
杜家父子对视一眼,由与太后关系更亲近的杜思逐开口说道:“但送钱给北金的事,还请娘娘三思。您与祁参知是兄妹,您愿意抬举武将,臣等心中咸服,皆愿肝脑涂地以报。但您的兄长却亲近北金,态度暧昧,如今更是要将本可以用作军饷的钱送到北金去,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臣担心朝中会有人不明所以,进而对娘娘心生不满。”
这些话,照微也考虑到了。她问杜思逐:“你想让本宫做什么?”
杜思逐道:“臣斗胆妄言,娘娘应该劝参知大人不要去北金,且与姚丞相等人划清界限。”
“那是本宫的兄长,向来只有他管本宫的份,本宫哪里能管得了他。”
照微平静的声音里透出几分冷笑的意味,对杜思逐道:“不过本宫也不会继续纵容他,这件事,本宫会给诸位一个交代。”
杜思逐没有打听出这交代是什么,见她端起茶盏看向窗外,忙与杜挥塵引身告退。
他们走后,照微问侍立一旁的江逾白,“你觉得杜家父子如何?”
江逾白不是很确定她想问什么,沉吟半天后说道:“是一心为国的忠义之臣。”
“什么是国呢?如今本宫是国,将来皇上是国,或者,他们心中也有自以为的‘为国’。”照微刮着茶盏里的浮沫,忽而轻轻一笑:“端看他们想认哪个。”
江逾白迟疑着低声问道:“娘娘是怀疑杜家父子恃宠而骄,有不忠之嫌?”
照微摇头,“本宫没有猜疑他们。逾白,武将不像文臣,他们卖的是命,应当值得更多的尊重,不要轻易猜忌武将。”
江逾白说:“奴才有罪。”
“你也没有错,”照微百无聊赖地搁下茶盏,“信任是一回事,控制是另一回事。”
第68章
十月初, 祁令瞻与北金使者队伍一同返回北金。
鸿胪寺与礼部派人送行,双方车队绵延出永京城,在城外铺排了二三里地。
将行之际, 薛序邻从城中骑马追出,扬着手中玉牌高声喊道:“车队慢行!太后娘娘有旨意!”
他自钱塘往来奔波两趟,前天刚回京, 这几日未吃好也未睡好,瞧着形容憔悴,驭马赶来时, 仿佛是逃荒的难民。
他气喘吁吁地停在祁令瞻面前,说:“太后娘娘有懿旨,请参知缓行, 下马听旨。”
完颜准皱眉看了眼天色, 小声抱怨道:“大周的送行礼节已经够繁琐了, 有什么要紧事不能早些交代,再磨蹭下去,今天队尾出不了永京城。”
薛序邻向他一揖,说:“最多一刻钟, 请贵使稍候。”
祁令瞻下马, 与薛序邻走到眺望亭中。薛序邻尚未开口,祁令瞻先问他:“是她让你来劝我折返吗?”
薛序邻摇头,说:“娘娘让我给参知送点东西。”
他从马下背囊里掏出一副手衣递给祁令瞻,说:“这是娘娘吩咐, 尚衣局的尚宫亲自赶制的,她针线活好, 用了火狐毛做里衬。娘娘说北金比永京冷,送此物来, 想叫参知大人多保重身体。”
祁令瞻接过那副柔软的手衣,心中柔软如蜡烛融化。
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信封的中部有细微的褶皱,可见被人反复拿捏过,大概纠结了许多次是否要送出去。信封上工整地题着六个字:“吾妹照微亲启。”
他将信递给薛序邻,说:“请帮我将此信转交给太后娘娘。”
薛序邻接过信仔细收好,却没有就此离开的打算,他面上显出几分犹疑的神色,对祁令瞻说:“请大人戴上手衣,需要您现场写几个字。”
“写字?”
随行内侍捧来笔墨纸砚,摊开在亭中石桌上,薛序邻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得四方周整的纸,展开后递给祁令瞻。
祁令瞻接过,见纸首写着三个字:“和离书”。
他心中不解,却先是无缘由地一紧,待飞快将和离书的内容看完,气得眉心紧拧,脸色如寒冰,捏着那张和离书质问薛序邻:“家父已亡故,这是谁同我母亲签的和离书?”
薛序邻说:“我已去钱塘确认过容夫人的心意,此事得她点头,她愿意和离。太后娘娘的意思是,由您为先侯爷代签。”
祁令瞻打死也没想到她会有如此决绝的主意,“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薛序邻同他解释道:“民间一向有这个习俗,做父亲的死后,倘母亲想另嫁,做儿子的可以代父写休书,或者代父遣散姬妾。太后娘娘身份尊贵,她的母亲不能被休弃,只能和离,所以请参知大人代先侯爷签下这一份和离书。”
祁令瞻听罢默然许久,问他:“倘我不愿代签呢?”
薛序邻朝他一揖,“娘娘说,祁家如今为夫不仁,为兄不友,已是貌合神离,实在没有勉力撑持的必要。无论为公为私,今日这份和离书必须签好。娘娘说,倘参知大人不愿意签,她还交代了许多难听的话,不惜与您撕破最后的体面,但她不想让您当着下官的面受辱,所以劝您还是将此和离书签了,从此桥归桥,路归路,一别两宽。”
真是好一个一别两宽……她倒是宽了,他呢?
紫毫毛笔递到手边,砚台里的墨已经磨好,薛序邻背对着他站在亭边,遥遥眺望着曼延的车队,给祁令瞻留一点思索的空间。
然而再怎么思索,此事也没有周旋的余地。他前天便已带着容夫人落名押印的和离书入京,明熹太后却引而不发,刻意要等今天临行前一刻,让他赶来拦下祁令瞻,使他不能携此书入宫质问,亦或暂时托辞逃开。
秋意肃寒,砚台里的墨微微凝滞。
祁令瞻将那和离书翻来覆去地看,直到北金使者的车队吹起催促的号角声。
号角声中北风更紧,吹动氅衣如游龙。
他最终还是提起笔,蘸了墨,在和离书上写下“祁仲沂”三个字,并画下自己的花押,以证子代父签之意。
从此之后,他不再是她兄长,她也不再是他妹妹。从此之后,永平侯府重归空寂,彻彻底底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轻颤的手指数次欲将那和离书折起,皆狼狈不成,险些被秋风裹着吹出亭外,倒是薛序邻眼疾手快地抓住,检查无误后,对祁令瞻道:“娘娘交代的事已经办妥,时间紧迫,请大人出发吧。”
祁令瞻却问他:“这样的事,她为什么请你来做?”
薛序邻回答道:“许是因为臣恰好能借治水的机会往来于钱塘和永京,所以才承蒙娘娘信任。”
祁令瞻淡声问:“她为何不亲自来?”
“天气冷,而太后娘娘风寒未愈。”
祁令瞻闻言默然。
他其实不指望能从薛序邻嘴里问出什么实话,但他还是忍不住想问,毕竟这是距离她亲近的人带来的,有关她的消息。
两人并肩离开小亭,薛序邻送他上马,祁令瞻拾起缰绳,忽又掉转马头看着他。
祁令瞻没头没尾地对薛序邻说了一句:“难得她这般待你,但愿你不要像我一样,负心良多。”
薛序邻微愣,“参知大人此话何意?”
“你心里明白。”
他说完便驭马走向队首,北金人浑厚的号角声又响起,绵延如长龙的车队缓缓移动,在后路上扬起高高的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