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剧情需要_分卷阅读_104
作者:
源代码 更新:2020-06-15 05:34 字数:2170
第54章 乱世争鸣
主题:【接文贴】老司机带路, 一起来开车呀姐妹们!
……
(接247L):
【此处省略温泉馆日常剧情一千字……】
欢期寻找月溪的第一步,是从秦瀛城开始的。
他接受了来自秦瀛城吕家的邀请,在席恩与众多朋友的陪伴下,一同前往了秦瀛城。
№255 ——☆☆☆辰辰辰时☆☆☆—
这么快就去秦瀛城了吗?
幸亏我早有准备,秦瀛城的详设已经写好啦~
在原先美酒成河,玉石成山的基础上……【此处省略设定一千字】……
№256 ——☆☆☆细节控伤不起☆☆☆—
***平行世界分割星 ***
祖城不死草之原上的传送阵连通着其他城池,而姜苌城上, 连通着几个城池的大型传送阵则是在一个叫做风山的地方。
眠息之森的传送阵只是连通不死草之原的单一传送阵罢了。
这个消息是前来接温泉馆百花们前往秦瀛城的吕家人说的。这人名为吕人书,自称吕家下仆,眉眼谦卑有礼, 进退有据,给人一种相当舒服的感觉。
就像是祖城的人不知道不死草之原有传送阵一样,姜苌城的人也不知道风山传送阵的存在。
但吕人书并不忌讳让温泉馆的人知道这一点。
因为哪怕知道了风山,也没人找得到前往的路。最后还是要靠吕人书手中的传送道具:一枚刻着“吕”字的玉牌。
“玉在十城很常见啊。”徐迪忍不住感慨, 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玉质的道具。
吕人书闻言,赞同地看向他:“玉是承载天赋之物。上好的玉石皆产自于我秦瀛城。曾有工匠以白玉之精打造一只夜光常满杯, 光明夜照,斯实灵人之器,被献于凤麟城凤家家主。”
他话里充满了对故乡的骄傲与自豪,叫席恩一下子想起了此前欧萨拉给他们临时补课的内容:秦瀛城有不一般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其内百姓特别团结。且秦瀛城重礼仪,尊传统,是唯一一座将千年前的文化风俗保存下来的城池。
吕人书的言行举止都很好的向他们展现了这一点。
所以哪怕他是贵族的人,席恩他们也很难对他生出恶感。而且吕人书身上也没有时间沉淀的黑暗气息, 也不知他有没有经历过“前尘祭”这种事情——很大可能是经历过的。
等受邀的三十人准备妥当,吕人书就激活了玉牌,将二十五位百花与五位浑水摸鱼的家伙一起传送至了一处昏暗的山洞中。
落地的时候,耳边就被巨大的轰鸣灌满,声响如电闪雷鸣,震得人头晕脑胀,心脏都快蹦出胸腔。
风山风山,这轰鸣大概是来自于大风抨击着山壁。
在这里说话,绝对是听不到的。吕人书深知这一点,熟练地朝席恩他们打了一个简单的手势,意思是跟他走。
三十人的队伍了然,跟在他身后,朝下方深入。
这里莫约位于山腹,地形复杂,小路曲折如蛛网,游戏地图再次一抹黑,完全派不上用场。要是在这里迷了路,说不定转到饿死也找不到出口。
但跟在吕人书身后,一路都特别顺利。等往下走了挺长一段距离后,他们来到了一处望不见边际的地下洞穴里,四周只有某种荧光植物的微弱照明,让人看不清四周环境。
只从一直未断绝的,震耳欲聋的轰鸣的回声中可以判断出,这必然是一个巨大空旷的空间。
吕人书停下脚步,转过来看他们,点了点头,意思是就在这里了。
他手中又取出一枚玉环,玉环在他手中闪现出莹白的微光,他们就再一次被传送了。
和不死草之原上的那次传送感觉一样,周边白光耀眼,待白光退去,眼前又是另一种风景了。
这是在一处道观的演武场上,演武场前方摆放着一座青离玉几,案几上一座青铜香炉,正有缥缈迷离的青烟袅袅升起。再往前,就是高高的玉阶,玉阶之上是一座古朴的道观。
演武场很广阔,同样是望不见边际,这大概是大型传送阵的共性。演武场地处位置也很高,因为他们此时已经身处云霄,有种手可摸天的错觉。
吕人书没有立即带他们离开这里,而是弯腰俯身,朝着青离玉几庄重地行了一礼。
礼毕后,才重新取出传送道具,将他们传送至吕家所在。
这次到达的地方就普通许多了。
是一个水上城镇,屋舍风格统一,似小家碧玉,清一色的黑瓦白墙,坐落于清幽的水面之上,潺潺溪流在镇中四通八达,一艘艘乌篷船载着人来来往往。
一行人站在石桥上,新奇地打量着眼下的景色,忽然听见遥远的天际传来一声悠悠钟鸣,雄浑浩大,肃穆古朴,又安宁祥和。
钟鸣来自于远方,却像是直接在耳畔乍响,余音袅袅,似绕梁三日不绝。
被风山传送阵的雷鸣声折腾得头疼的众人在钟声入耳之际,顿感精神一震,神清气爽,好似心头的烦恼顿消,身体都格外轻松起来。
席恩很快就注意到,他的人物状态上,多了一个[心若明镜]的状态。
这个钟声究竟是……
“钟声来自于金峦观。”似乎知道他们的疑惑,吕人书相当善解人意的解释道,“金峦观是我们之前到的那处地方。金峦钟声每日响起两次,我们朝闻钟声而起,夜闻钟声而息。每次钟声会响起两声,刚才是第一声,我们得在第二声响起前就寝。时间不多了,请诸位尽快随我去落脚处歇息吧。”
徐迪抬头望了一眼天色,因为游戏昼夜紊乱的原因,现在还是大白天。
不过秦瀛城有了钟声这个堪比闹铃的神器,作息依旧无比规律,完全不受白天黑夜的影响。
只见来往的乌篷船也纷纷停靠到了自家屋舍前,戴着儒巾穿着统一浅色古服的平民自船上走下,不紧不慢地进了屋,关上门。不一会儿功夫,宽敞的河道上便安静下来,唯有河水静静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