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作者:唐棠眠      更新:2024-10-08 17:26      字数:1932
  感谢观阅!!!
  第44章 昌州雪灾
  沈婳起身, 眼神里迸发出坚毅,拒绝李贤妃的要求。
  让她去做宣王妃?这就是李贤妃给她的护身之法?
  且不说她自己现在是个民女,根本不可能当上宣王妃, 那礼部尚书不是摆在那里闭着眼的。
  再者,她同宣王根本就没有男女之情, 何必如此?
  原本她以为李贤妃是纯洁的圣人, 可她现在不这样觉得了。
  沈婳身子逐渐后退, 脑海中她重重打碎刚才听到的话,随后又逐渐拼凑起李贤妃的话。
  李贤妃知道沈婳聪慧, 会懂得她话中的含义,也会同意, 一时接受不了只是暂时的。
  夜色沉沉, 一夜无眠,烛光摇曳, 拉得沈婳影子斜斜映在紧闭的窗户上。
  沈婳对着含飞殿的窗户坐着,她出不去, 逃不走。
  李贤妃看着沈婳落寞孤寂的背影,她知道沈婳会同意的,虽然这样对她不公平, 可是这已经是给她最好的安排。
  祁珩拥兵自重,戎国猖獗在外, 外戚掌权在内,谁也不知道在祁珩收复汝川之后,顾太后为削藩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所以祁珩这条路过于艰险,相比于祁珩, 宣王是个不错的选择。
  沈婳思绪翻涌, 李贤妃所说, 确实是对她最好的安排。
  这次入永安本就是来复仇。只要自己能将朝中朽木一个个拔除,其余皆是浮云。她靠着宣王进了永安,本就是攀附权贵之举,若是李贤妃真能让自己当上宣王妃,只会让她在永安的路更加通畅。
  如果将来开和帝赵世琮出事,晋王赵观棋是个彻底的闲王,而宣王多有盛誉,自然会继承皇位。
  顾太后可以挟持晋王继承,但那必定会引起国民不满,所以顾太后为了让晋王登基顺理成章,一定会先下手除掉宣王。
  祁珩同宣王面上因军权来回博弈,但他们两人的目标应当是一致,那便是外平戎国,内除蛀虫。
  如果顾太后对宣王下手,祁珩为了扳倒顾太后一定会同宣王合作,祁珩主镇南方汝川,汝川百姓对于祁珩更信于永安。
  她为什么不同意?
  为什么不愿意?是因为还在奢望什么吗?
  沈婳心中一震,她蓦然想起自己收起来的月白发带。
  往日种种,在脑海中浮现。
  她此时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为何她要收着那条发带,为何自己不将像大氅一般归还回去,她收着发带是要抓住什么?
  可祁珩私下同晋王进出烟花之地,本就是个情场高手,难不成她自己也被祁珩几句心悦骗走了理智?
  沈婳狠狠掐了一把大腿,将之前的疑问一扫而空。她只觉得方才自己提出的问题荒诞至极。
  第二日,含飞殿紧闭宫门大开,开和帝和祁珩一前一后进了含飞殿。
  开和帝将心绪漂浮的沈婳叫去偏殿,而祁珩径直进了内殿。开和帝扫了一眼也并未制止,任由李贤妃和祁珩殿内交谈。
  沈婳像是还没有缓过来,脑子混沌。开和帝一席话落。
  她接收到的不多,简言之是开和帝要她和祁珩将李贤妃偷带出城。
  沈婳掀起眼帘,正眼看了开和帝。她现在觉得李贤妃昨日所骂确非错误,开和帝果真跟顾鹤云是一丘之貉。
  沈婳同样语气坚定地回绝了开和帝。
  昨晚李贤妃最后同她讲的一件事,便是她要杀顾珪和开和帝的原因。
  开和帝表面是为你好,暗地里还是将你作为筹码。
  昨日沈婳想通了许多,顾太后也许是因为李家功绩而不敢轻易动她,而开和帝为了不让李家势大,再造成外戚专权局面,亲手落掉自己的孩子。
  为了拉拢李家,便要继续掌控李贤妃。
  沈婳本就对碌碌无为、甘居人下的开和帝毫无好感,现在更是对他厌恶至极。
  沈婳拒绝之后便转身,往内殿走。
  恰巧这时祁珩出了含飞殿,祁珩神色凝重,在两人擦肩之时,祁珩声音低沉,说:“若你不愿,我可以带你出城。”
  沈婳因彻夜未睡,面色憔悴。她心中微动可还是被无情压制,她强撑笑意,没有往日的从容,说:“大势所趋,这便是最好的安排,我不认为王爷能有更好的解困方案。”
  沈婳未做停留。踏进屋内,关了门,刺眼的阳光被隔绝在门外。
  沈婳没有去问李贤妃,她同祁珩说了些什么,而是自己走到休息的小塌上,掀开毯子躺了进去。
  沈婳有些无措和失控感,因为不知从何时开始,沈婳原先的计划被打得七零八碎。现在她就像一个提线木偶般,只能被别人安排,以大局压她,而根本不管她愿不愿意。
  初进永安之时,沈婳以为她可以靠自己闯一番天地,后来她发现,她在巨山面前就是一棵摇摇欲断的小树。
  她不过是布局之人手下的一颗棋子。
  执棋之人最终变为局中白子。
  开和帝和祁珩走在御道中,祁珩尽量让自己不去想李贤妃、沈婳的事。
  他问:“陛下,今日昌州知州传信永安,说昌州雪灾泛滥,已经到了民不聊生、冻骨遍野之时。现今李贤妃已经禁足,是时候该处理前朝急事。”
  开和帝的前院、后院连着着火,他脚下生风去了立政殿。
  殿内聚集着重要官员,开和帝才坐下,还未开口,梅松臣便站了出来,“陛下,昌州前有旱灾,民之饿殍者不可胜计,后有连绵雪灾,饿民哀嚎迁徙或陈尸荒野,现今昌州已到了危机时刻。”